[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锗铜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9444.3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7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洪捐;夏墚冬;程鹍;蒯源;吴庄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F9/14 | 分类号: | B22F9/14;B22F1/02;B22F1/00;C23F1/40;H01M4/38;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殷星 |
地址: | 224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锗铜核壳 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纳米锗铜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掺杂锗片为工件、纯铜或铜合金为工具电极,采用超声辅助脉冲放电法制备锗铜复合微球的粗品;
步骤2,将锗铜复合微球的粗品浸泡在酸性溶液中,持续搅拌去除氧化铜杂质,3000~8000 r/min的速度下离心,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沉淀3~5次,得提纯后的锗铜复合微球;
步骤3,将锗铜复合微球与刻蚀溶液按照体积比1:1~5进行混合,持续搅拌,刻蚀去除10~50%的锗元素,3000~8000 r/min的速度下离心取沉淀,即纳米锗核颗粒;
步骤4,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依次超声清洗纳米锗核颗粒,再真空干燥,即得纳米锗铜核壳复合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锗铜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超声辅助脉冲放电法的具体步骤为:以掺杂锗片为工件,采用铜合金或纯铜为工具电极进行放电加工,加工参数为:开路电压100~120V,峰值电流5~40A;脉宽1~100µs;占空比1:2~10,工作液为去离子水或煤油,超声频率为20~150KHz,超声辅助时间为1~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锗铜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掺杂锗片的掺杂元素为硼、镓、磷或铟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掺杂浓度为1×1017~1×1021atoms/cm3;所述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0~85% ,锗铜复合微球的粗品粒径为1~20µm,尺寸集中度大于90%,且铜的质量分数为5~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锗铜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酸性溶液为盐酸溶液,体积分数为1~10%,浸泡时间为5~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锗铜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刻蚀溶液为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与过氧化氢按照体积比2~5:1混合得反应液;所述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体积分数为5~20%,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分数为1~10%,浸泡时间为1~3小时,锗核颗粒的尺寸范围为10~2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锗铜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搅拌速度为10~100 r/min的定速搅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锗铜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锗铜复合微球的粗品与酸性溶液或去离子水的体积比≤ 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锗铜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纳米锗核颗粒与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的体积比 ≤ 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锗铜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真空干燥的干燥时间为6~12小时,温度为80~120℃。
10.基于权利要求1制备的纳米锗铜核壳复合微球在制备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或传感器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94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