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洞室顶拱缓倾结构面稳定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9730.X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8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中;刘冲平;肖云华;许琦;黄孝泉;郝文忠;郝喜明;翁金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陶洪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洞室顶拱缓倾 结构 稳定性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地下洞室顶拱缓倾结构面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地下洞室顶拱自下向上钻孔,并采集钻孔内部的结构面位置、产状和性状数据,对所述地下洞室顶拱上的多个所述钻孔的所述数据进行统计确定地下洞室缓倾结构面的特征,根据所述地下洞室缓倾结构面的特征按地下洞室顶拱缓倾结构面失稳模式分成构成块体的缓倾结构面、不构成块体的缓倾结构面及短小缓倾结构面较发育区;
对所述构成块体的缓倾结构面采取块体理论计算稳定系数;对所述不构成块体的缓倾结构面,当结构面为拉裂式时其稳定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当结构面为弯折式时其稳定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式中,σt为岩石抗拉强度,L,θ为缓倾结构面的长度与倾角,h为缓倾结构面于顶拱的埋深,γ为岩石重度;对所述短小缓倾结构面较发育区定性分析局部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洞室顶拱缓倾结构面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下洞室顶拱自下向上钻孔时采用潜孔钻钻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洞室顶拱缓倾结构面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钻孔内部的结构面位置、产状和性状数据时,对所述钻孔内部进行高清录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未经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97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型压力机主轴激光淬火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电镀滚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