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0321.1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凯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致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16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化 电子元器件 生产线 接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接收装置,包括倾斜安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内滑动安装有多个间距相同的T形滑动杆,所述T形滑动杆的底部延伸至第一滑动孔的下方并与固定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本发明通过固定设置倾斜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部开设第一滑动孔,并在第一滑动孔内滑动安装多个间距相同的T形滑动杆,并且T形滑动杆在限位滑块的作用下可完全按照第一滑动孔的轨迹滑动,通过限位卡杆可将接收装置卡在限位卡杆处,当一个接收装置接收满后,会自动下滑,使相邻的接收装置下滑至限位卡杆处继续接收电子元器件,依次往复循环,可实现对电子元器件的重复有序接收,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生产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是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电子器件的总称。
电子元器件在生产完成后一般通过传送带对其输送,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直接在传送带的端点位置放置存放箱之类的对其进行收纳,此种存放箱结构简单,没有做到对电子元器件的有序排列存放,因此一般都需要通过后期人工在整理,从而增加了人力的使用成本,生产效率也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接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部分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接收装置,包括倾斜安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内滑动安装有多个间距相同的T形滑动杆,所述T形滑动杆的底部延伸至第一滑动孔的下方并与固定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T形滑动杆顶部贯穿第一滑动孔外的部分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与固定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T形滑动杆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板的外侧并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固定卡接有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固定卡接在卡槽内部的安装圆环,所述安装圆环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板,所述弧形限位板内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中部开设有第二滑动孔,所述限位滑槽的槽壁上滑动安装有弧形滑动板,所述弧形滑动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延伸至第二滑动孔外侧并与弧形限位板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压杆,两个弧形限位板之间的间隙内均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圆环的底部和底座的顶部,所述固定板上还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且与固定板垂直的限位卡槽,且两个限位卡槽位于第一滑动孔的两侧,所述限位卡槽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限位卡杆,所述限位滑块的一侧抵挡在限位卡杆的外表面,所述限位卡杆的顶部两侧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卡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同一个压板的上表面,所述压板的顶部开设有一侧为开口的压槽,且压槽的开口方向为远离限位滑块的一侧,所述限位卡杆远离限位滑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承重座。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档杆,所述档杆的另一端抵在相邻的弧形限位板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旋合螺接有底盖。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的卡槽槽壁上还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圆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在固定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致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致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0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平面波导的光伏玻璃窗
- 下一篇:一种风、光协同的海水淡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