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铝灰的粉墙灰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1296.9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恒安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7/61;C09D7/41;C09D5/34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6 | 代理人: | 韩文清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粉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利用铝灰的粉墙灰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制造和建筑领域,所述粉墙灰包括石膏、石灰、二次铝灰、涂料滑石粉,其重量百分比为:石膏20‑35%、石灰25‑40%、铝灰10‑18%、涂料6‑38%、滑石粉10‑25%、凝结剂1‑5%,将这种粉墙灰用于建筑物的装修,不仅可以降低传统墙体粉状的成本和用量,而且能够降低废物处理成本,为其他工业废料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借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墙灰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铝灰的粉墙灰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制造和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铝灰是原铝生产、铝合金及加工、废铝回收等铝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污染废弃物。该废弃物为高温下铝与空气反应形成的必然产物,产量巨大。随着我国电解铝产量、铝加工、废铝回收量的逐年增加,将产生大量的铝灰,如不妥善处理,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污染环境,所以对铝灰的处理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铝灰包括一次铝灰和二次铝灰,铝电解过程中电解槽维修及废弃产生的废渣、铝火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初炼炉渣、铝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盐渣和浮渣、铝火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易燃性撇渣四种废渣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废物。这些均属于一次铝灰。
一次铝灰中金属铝含量在70~80%,一般采用炒灰或压榨等方法回收铝灰中的金属铝,灰渣冷却后进一步细磨筛分出铝颗粒,得到的细灰即为二次铝灰。
一次铝灰是一种危险废物,里面含有大量氟化物、氰化物、碳化铝、氮化铝等有毒有害物质。大多数国家已经将二次铝灰危险废物,因其中的AlN、Al4C3遇水产生NH3和CH4等气体,其气味恶臭,氟化物和氰化物遇水溶出会污染自然水体,因此如过不加处理而是直接进行填埋的话,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
一次铝灰的无害化工艺:通过研磨、洗涤、酸浸、碱浸或水洗等方式,去除铝灰中的氮化物、氟化物、盐分等杂质后得到无害化的铝灰再进行安全填埋。
处理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将铝灰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作为熔炼介质,在低于 900℃的温度下熔炼,熔炼完成后进行热水浸出,分步沉淀完成各组分的分离;铝灰中碳化铝、氮化铝和氰化物分解,氟化物、氯化物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氟化钠和氯化钠,氧化铝和氧化硅生成氯酸钠和硅酸钠,水浸后调节PH值,分步沉淀出氢氧化铝和水玻璃,剩余溶液多效蒸发出工业用盐,氢氧化铝经煅烧后返回电解槽回用。可浸出氟含量为8.91mg/L,
二次铝灰经处理后得到铝灰。二次铝灰经处理后得到的中间产品(熟料)氮化铝含量为0.26%,其主要成分为Al2O3:82.91%,NaCl:0.25%,SiO2:5.45%,MgO:7.36%,TiO2:1.10%,Fe2O3:0.67%。中间产品的可浸出氟含量为8.91mg/L,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中规定的100mg/L,符合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标准,常用的方法采用填埋方式处理,但是,由于经过二次处理后的铝灰中仍然含有有价值的中间产品,而且,铝灰中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氧化铝具有本产品具有增稠性、耐磨性、高强度等特点,作为废物废弃,有些浪费,可惜,能够主要成为为氧化铝的铝灰利用是一种解决铝灰废弃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旧城改造,老旧建筑物的返修,室内用的腻子,室外用的粉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粉墙灰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将铝灰特别是经过处理的二次铝灰得到有效地利用已经成为铝制造厂家的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建筑领域粉墙灰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二次铝灰的废弃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铝灰的粉墙灰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是利用铝灰中含有的氧化铝特点,提高道路的耐压、耐磨、不破裂,减少道路的维护投入,延长道路的维护周期,保障道路的畅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恒安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安阳恒安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1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