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卡密智能门锁模块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1342.5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刘艳春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卡密 智能 门锁 模块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指卡密智能门锁模块的生产工艺,其技术方案是:对产品进行外观、功能、线路、算法等进行设计,将钢材融化成液体倒入模具内,获得智能锁的门锁外壳,通过数控打磨机对门锁外壳进行打磨,使用喷码机在门锁壳体的背面喷印相应的功能字体印记,通过钻孔机在门锁壳体的侧边上开设六组螺纹孔,使用相应的检测设备对语音模组、指纹模组、触碰面板等进行可靠度与功能测试,根据合理的装配工序将门锁外壳、语音模组等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将组装好的智能门锁进行指纹开锁、NFC卡片开锁、密码开锁、433无线遥控开锁等测试,本发明开锁方式较多,可多种解锁方式对智能门锁开锁,且消费者在购买本产品时可自己进行组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指卡密智能门锁模块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因此就会出现很多智能的产品来简化人们的生活,智能锁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智能锁能够通过网络与互联网相连,用手机app连接控制上锁,解锁,并记录相应的上锁、解锁状态,当然,除了互联网控制之外,它还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手机NFC近场通讯功能、蓝牙功能进行自动解锁;或者通过门锁上的键盘输入密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刷卡功能进行解锁,保障家居的安全。
据全国制锁行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智能锁的需求量为200 万套;2016年为300万套;到2017年为800万套,到2018年猛增到了1400万套, 2019仅上半年全国智能锁行业的整体销量就超过了760万套,增长势头明显,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门锁销量将突破4000万套,早期传统机械锁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智能门锁还没有完全走入家庭,普通消费者对智能锁的认知度还不高,处于适应阶段;自2018年起,智能门锁行业开始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发展非常迅速,市场潜力惊人。
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约55%的消费者购买智能锁预算在1000-2999元之间,随着行业的逐步成熟和技术进步,智能锁平均售价亲民化是趋势,且凭借其安全便捷性能,未来有望进一步替代传统的机械锁,成为民用锁具市场的主角,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门锁开锁的功能单一,无法同时具有多种开锁方式,且安装麻烦,消费者在购买到智能门锁后无法自己组装与安装,需要雇用师傅上门进行组装和安装。
因此,发明指卡密智能门锁模块的生产工艺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指卡密智能门锁模块的生产工艺,通过指纹、NFC卡片、密码和433无线遥控对智能门锁进行开锁,使得智能门锁的开锁方式较多,且在门锁壳体的背面连接器开孔处喷印相应的功能字体印记,便于客户自己组装,在门锁壳体上设置有螺纹孔,使得客户可将智能门锁更加牢固的安装在门上,以解决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门锁开锁的功能单一,无法同时具有多种开锁方式,且安装麻烦,消费者在购买到智能门锁后无法自己安装,需要雇用师傅进行安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指卡密智能门锁模块的生产工艺,包括:
S1:对产品进行外观、功能、线路、算法进行设计;
S2:将钢材融化成液体倒入模具内,获得智能锁的门锁外壳;
S3:通过压力机对门锁外壳进行破坏性测试;
S4:通过数控打磨机对门锁外壳的整体进行自动细打磨,打磨后通过抛光机进行表面抛光处理;
S5:使用喷码机在门锁壳体的背面连接器开孔处喷印相应的功能字体印记;
S6:通过钻孔机在门锁壳体的侧边上开设六组螺纹孔;
S7:使用相应的检测设备对语音模组、指纹模组、触碰面板、NFC卡片和 LCM屏幕、驱动模组、433MHz模组进行可靠度与功能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1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冲激光沉积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蓄电池多工位包板配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