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盐岩溶蚀-冲剪交互作用试验系统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2459.5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0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祥;孙港;陈四利;孟津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G01N3/12;G01N3/04;G01N3/2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王聪耀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盐 岩溶 交互作用 试验 系统 测试 方法 | ||
1.一种碳酸盐岩溶蚀-冲剪交互作用试验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步骤1:通过氮气加压装置、碳酸水溶液制备系统、加热装置制备,获得具有设定pH值,且恒定流速的碳酸水溶液;
步骤2:步骤1中获得的碳酸水溶液流入剪切盒(6)内部的试件裂隙上进行溶蚀反应;
步骤3:步骤2中经过溶蚀反应后的碳酸盐岩试件依次经滑动槽(48)移动至落锤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剪试验;
步骤4:反应后的碳酸水溶液流入接液盘(51),对接液盘(51)中水溶液成分进行分析,测得水溶液中钙离子浓度,求得表征溶蚀效应的灰岩裂隙溶解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溶蚀-冲剪交互作用试验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钙离子浓度的表达式为:
式中,mc为无量纲浓度限值;Ceq为钙离子的平衡浓度,mol/L;n为无量纲反应级数;Kc反应速率常数;L为裂隙的长度,m;d为裂隙高度,m;Q为裂隙中溶液的流量,m3/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溶蚀-冲剪交互作用试验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灰岩裂隙溶解速率公式为:
式中,Kc反应速率常数;mc为无量纲浓度限值;Ceq为钙离子的平衡浓度,mol/L;n为无量纲反应级数;Kc反应速率常数;L为裂隙的长度,m;d为裂隙高度,m;Q为裂隙中溶液的流量,m3/s。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酸盐岩溶蚀-冲剪交互作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氮气加压装置、碳酸水溶液制备系统、加热装置、溶蚀—冲剪系统,氮气加压装置与碳酸水溶液制备系统相连,碳酸水溶液制备系统与加热装置相连,加热装置与溶蚀-冲剪系统相连;
溶蚀-冲剪系统包括溶蚀反应装置和落锤冲击系统,溶蚀反应装置通过滑动装置与落锤冲击系统连接;
所述溶蚀反应装置包括上压板(46)、下压板(45)、夹具(47)、剪切盒(62)、上液压杆(70)和下液压杆(69),上压板(46)下方固定设置有上液压杆(70),上液压杆(70)下方固定设置有夹具(47)的一侧,下压板(45)上固定设置有下液压杆(69),下液压杆(69)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夹具(47)的另一侧,夹具(47)中间夹持有剪切盒(62),碳酸盐岩试件(43)放置在剪切盒(62)中,下压板(45)固定在滑动装置上;上液压杆(70)和下液压杆(69)相互平行,且上液压杆(70)和下液压杆(69)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酸盐岩溶蚀-冲剪交互作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剪切盒(62)左右两侧与碳酸盐岩试件(43)左右两端之间均设有与试件裂隙同等尺寸的线流槽(5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酸盐岩溶蚀-冲剪交互作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溶蚀反应装置还包括液体减压器(49)、针阀(50)、接液盘(51),针阀(50)通过液体减压器(49)与剪切盒(62)接通,接液盘(51)置于针阀(50)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酸盐岩溶蚀-冲剪交互作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滑动装置包括滑移块(61)和滑动槽(48),滑移块(61)与滑动槽(48)滑动连接,滑移块(61)上固定连接有溶蚀反应装置的下压板(45),滑动槽(48)的一端为环形滑槽(48-1),另一端汇聚为条形滑槽(48-2),条形滑槽(48-2)穿入落锤冲击系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24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