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多梯级景观式池塘养殖综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3013.4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3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民俊;付京花;唐雪莲;徐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G22/22;A01G22/15;A01G22/00;A01G22/60;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彭玉婷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梯级 景观 池塘 养殖 综合 系统 | ||
1.一种串联多梯级景观式池塘养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养殖综合系统包括若干个养殖池塘、生态沟渠和尾水净化池塘,所述若干个养殖池塘之间的底部通过封闭式排水管连通;所述养殖池塘和尾水净化池塘之间呈梯度分布;所述若干个养殖池塘之间以及所述养殖池塘和尾水净化池塘之间均设置过滤坝;所述过滤坝上设有毛刷过滤池和陶粒硝化池,所述毛刷过滤池和陶粒硝化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生态沟渠位于所述养殖池塘的一侧,所述生态沟渠与所述毛刷过滤池连接,将所述毛刷过滤池的沉淀残渣通过内设的吸污泵抽入生态沟渠中;所述尾水净化池塘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区、曝气区、人工湿地修复区和净化水集水区;所述沉淀区与所述生态沟渠连接,经过滤坝与沉淀区后的养殖水体分别流入曝气区,进行充气曝氧;然后依次流入人工湿地修复区和净化水集水区,所述集水区的净化水通过水泵回流至养殖池塘中,完成水的循环利用;所述沉淀区与集污井连接,将收集的鱼粪用于蔬菜灌溉,实现养殖水体的综合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多梯级景观式池塘养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塘之间还设有进水管道,在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水质监控仪,实时显示主要水质参数;所述养殖池塘的入口处的管道设有水位控制阀,用于调节各养殖池塘的水位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多梯级景观式池塘养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过滤池和陶粒硝化池的深度均为80~100cm,宽度均为50~100cm;所述毛刷过滤池和陶粒硝化池之间有10~20cm的落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多梯级景观式池塘养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养殖综合系统的梯度分布的跨度为2~15°,所述养殖池塘的底部为倾斜于所述过滤坝的斜坡,倾斜角为2~10°;所述养殖池塘之间的相邻水位差为10~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多梯级景观式池塘养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塘还设有若干生态浮筏和喷泉式浮筏,所述喷泉式浮筏中间设有喷水机;所述尾水净化池塘的面积占所述养殖池塘总面积的10~20%;所述尾水净化池塘中设有若干生态浮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多梯级景观式池塘养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渠呈下降梯度结构,水会自动沿所述生态沟渠流向所述沉淀区;所述生态沟渠的的底部为硬底结构,所述生态沟渠的宽度为50~100cm,深度为80~10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串联多梯级景观式池塘养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渠的底部铺设有鹅卵石和陶粒;所述生态沟渠内种植浮水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串联多梯级景观式池塘养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渠的两侧还建有生态坡,所述生态坡的坡度比为1:(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多梯级景观式池塘养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呈曲面状,在所述沉淀区与所述生态沟渠的连接处设置隔离带;所述隔离带由若干毛刷组成,所述毛刷与进水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串联多梯级景观式池塘养殖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排污泵,所述排污泵与集污井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30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