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芳基取代的氨茴内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4568.0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4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杨;杨思敏;聂建宏;陈锦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61/20 | 分类号: | C07D261/20;C07D413/04;C07D417/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彭玉婷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代 氨茴内酐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3‑芳基取代氨茴内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3‑芳基取代的氨茴内酐衍生物的结构式为:R1选自氢、卤素、苯基、烷基、酰氧基;Ar选自富电子芳基或杂芳基,富电子芳基为含有供电子基团的苯基;供电子基团为烷基、醚基、硫醚基、酚醚基,杂芳基包括吲哚、咔唑、二苯并呋喃、二苯并噻或带取代基的芳杂环。本发明以简单氨茴内酐类化合物和芳烃化合物为原料,在无金属催化条件下,通过区域选择性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在氨茴内酐3位引入芳基,快速构建3‑芳基取代的氨茴内酐衍生物。该方法条件温和,绿色高效,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3-芳基取代的氨茴内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氨茴内酐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前体和有机合成子,其中3-芳基取代的氨茴内酐已在制药及农药分子合成领域取得重要应用。例如:3-芳基取代氨茴内酐通过简单的还原得到邻氨基二苯甲酮,可以作为合成非甾体抗炎药类药物如:Amfenac,Bromfenac,Nepafenac以及Proquazone的前体。3-芳基取代的氨茴内酐还被用作原癌基因Pim1激酶的抑制剂。同时,3-芳基取代的氨茴内酐还是合成利眠宁的重要中间(该药物可用于治疗酗酒和吸毒人员的焦虑症、失眠和戒断症状)。此外,氨茴内酐还具有丰富反应性质,是一类重要有机合成子,在C-N键的构建及含氮杂环的合成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因此,高效合成3-芳基取代的氨茴内酐的新方法一直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关注。
传统的合成3-芳基取代氨茴内酐的方法有溴化亚铁催的邻位叠氮芳基酮的分子内环化反应,以及硝基苯和苯乙腈强碱性条件下的Pizzini缩合反应。但这些反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邻位叠氮芳基酮原料复杂、不易得,且叠氮化物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而Pizzini缩合反应条件苛刻需要用到大量的强碱。近些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碳氢键活化反应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合成手段。简单氨茴内酐3位C-H键直接芳基化是高效合成3-芳基取代氨茴内酐的新思路。Sakai和Doucet发展了钯催化卤苯作为芳基源和氨茴内酐的直接偶联合成3-芳基取代氨茴内酐。德国的Hashmi报道了在光敏剂和光照条件下,芳基重氮盐和氨茴内酐的偶联反应合成3-芳基取代氨茴内酐。这些反应需要用到预官能化的卤苯或芳基重氮盐做为芳基源;且钯催化基或光敏剂的价格昂贵,导致生产成本的升高。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更加温和、高效的合成3-芳基取代氨茴内酐的方法,以减小原料的复杂程度,降低反应成本,提升反应的实用性,便于下一步产业化应用。综上,以廉价易得的化学品为起始原料,经过绿色、高效途径合成3-芳基取代氨茴内酐类衍生物的方法尚有待开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芳基取代氨茴内酐类衍生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3-芳基取代氨茴内酐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3-芳基取代氨茴内酐类衍生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3-芳基取代的氨茴内酐衍生物,所述3-芳基取代的氨茴内酐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其中,R1选自氢、卤素、苯基、烷基、酰氧基;
Ar选自富电子芳基或杂芳基,其中富电子芳基为含有供电子基团的苯基;所述供电子基团为烷基、醚基、硫醚基、酚醚基,杂芳基为吲哚、咔唑、二苯并呋喃、二苯并噻吩或带取代基的芳杂环。
优选地,所述卤素为氟、氯、溴;所述烷基为C1-5的烷基;所述酰氧基为乙酰氧基、苯甲酰氧基、对甲苯磺酰氧基;所述带取代基的芳杂环中的取代基为C1-5的烷基、甲氧基或甲酸甲酯基。
优选地,所述3-芳基取代的氨茴内酐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