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的无人机群路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5220.3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0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鲁仁全;雷群楼;陶杰;翁剑鸿;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G06V20/56;G06V10/25;G06V10/4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曹振;罗凯欣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维 平面 无人 机群 路径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的无人机群路径识别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实时检测GPS信号:无人机群实时检测GPS信号情况,当检测到GPS信号小于设定值时,无人机群停止前进,切换至自主导航模式;确定临时的指挥机:将n个无人机进行编号排序,每个无人机给其余所有的无人机发送信号请求空间坐标,所有收到请求的无人机均返回一个空间坐标,将收到n‑1个空间坐标的无人机作为临时的指挥机;然后调整无人机群高度、确定中心无人机、对地面图像进行采集、识别道路、路径规划和无人机群移动。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的无人机群路径识别方法,可以针对无人机群需要在复杂的低空环境中协同飞行的方法,用以在低空复杂环境下的导航和路径规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的无人机群路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行器,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除了军事应用以外,无人机还广泛用于民事应用,例如:航拍、农业、植保、电力巡检以及测绘等。
无人机具有载荷能力强、机动能力强、空间利用率高等显著优势。这使得无人机群在协同完成任务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复杂城市环境下,协同飞行对于无人机而言依旧是个极大的挑战。可以采用GPS定位并在已知地图中导航的方案;也可以采用视觉方式,对未知的环境进行实时建图,从而达到导航的目的。
现有的方案有采用GPS定位并在已知地图中导航的方案,这种方案有两个前提:一是需保持良好的GPS信号,GPS信号不能中断;二是无人机存有地图。但是有些地方没有地图,根本无法提前获得地图,也无法保证GPS的信号一直存在。一般采用视觉的方式,对未知的环境进行实时建图,从而达到导航的目的,但实时建图计算量大,需要的内存大,对设备要求高,而目前的嵌入式设备计算性能并不高,采用实时建图的方式难以满足协同任务的实时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的无人机群路径识别方法,可以针对无人机群需要在复杂的低空环境中协同飞行的方法,用以在低空复杂环境下的导航和路径规划。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的无人机群路径识别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实时检测GPS信号:无人机群实时检测GPS信号情况,当检测到GPS信号小于设定值时,无人机群停止前进,由GPS导航模式切换至自主导航模式;
确定临时的指挥机:将n个无人机进行编号排序,每个无人机给其余所有的无人机发送信号请求空间坐标,所有收到请求的无人机均返回一个空间坐标,将收到n-1个空间坐标的无人机作为临时的指挥机;
调整无人机群高度:以临时的指挥机的高度作为基准,控制其他所有的无人机调整高度,使其高度保持与临时的指挥机高度一致;
确定中心无人机:计算各个无人机与其余无人机之间的欧式距离总和,比较所获得的n个欧式距离总和,将欧式距离总和最小的无人机作为中心无人机;
对地面图像进行采集:匀速提升中心无人机的高度,中心无人机在升高过程中,利用自身携带的摄像头对地面进行拍照;
识别道路:中心无人机上升到设定高度后,对整个区域进行拍照,对整个区域的图像进行处理,识别出道路;
路径规划:将整个区域的图像进行网络化,对整个无人机群所在位置进行路径规划;
无人机群移动:利用图像的距离和实际的距离之间的关系获得无人机群的移动距离,并控制无人机群移动。
优选的,在实时检测GPS信号的步骤中:当检测到GPS信号小于设定值时,记录无人机群当前获取的GPS信号和无人机自带的传感器获得的空间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52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