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强酸类危险废液处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5586.0 | 申请日: | 2021-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利超;肖争争;张成;赵玉皓;周秋华;桑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环信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4 | 分类号: | F23G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范小方 |
地址: | 451192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强酸 危险 废液 处置 方法 | ||
一种有机强酸类危险废液处置方法,选定pH4,且可燃的有机强酸危险废液,取样观察是否与水发生反应,与水不反应,则将有机强酸危险废液通过隔膜泵抽取、经喷枪喷入回转窑进行无害化处置;与水发生反应,继续观察与机油是否相溶,若与机油不相溶,则通过隔膜泵抽取、经喷枪喷入回转窑进行无害化处置,抽取有机强酸危险废液前,先抽取机油润滑管道及喷枪;若与机油相溶,则将有机强酸危险废液分装成小包装,且每个小包装的有机强酸危险废液重量控制不超过1kg,同时加固态含油残渣或污泥混合搅拌成糊状,然后入回转窑进行无害化处置,本处置方法加快了有机酸类危险废液的处置,同时满足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置要求,避免在线监测CO数据产生大的波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强酸类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强酸类危险废液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有机强酸类危险废液需经过高温焚烧、酸洗等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置,达标后排放,但一直未形成统一的预处理方案。目前一般采用分装成小包装的方式进行无害化投料处置,常规的小包装里面为200mL、500mL、1L等体积的玻璃瓶装危险废液直接放至纸箱打包,胶带封口,但小包装的分装处置方式延长了处置时间、增加了分装成本,易产生爆燃,且在线监测CO数据波动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有机强酸类危险废液的处置方法,有效的缩短了有机类强酸危险废液的处置时间,提高了系统处置效率,避免在线监测CO数据波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机强酸类危险废液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危险废物,取样进行指纹分析,指纹分析内容包括危险废物状态、pH值和可燃性,选择pH4,且可燃的有机强酸危险废液进行下一步处置;
S2,对S1选定的有机强酸危险废液进行取样,观察样品是否与水发生反应,若与水不发生反应,则将有机强酸危险废液通过隔膜泵抽取、经喷枪喷入回转窑进行无害化处置;
S3,若S2中样品与水发生反应,则重新取样,观察样品是否与机油相溶,若与机油不相溶,则通过隔膜泵抽取、经喷枪喷入回转窑进行无害化处置,抽取有机强酸危险废液前,先抽取机油润滑管道及喷枪;
S4,S3中样品若与机油相溶,则将有机强酸危险废液分装成小包装,且每个小包装的有机强酸危险废液重量控制不超过1kg,同时加固态含油残渣或污泥混合搅拌成糊状,然后通过桶装提升机进入回转窑进行无害化处置。
S2取样时使用100mL的烧杯取有机强酸危险废液30-50mL。
S2样品是否与水发生反应,将清水加入有机强酸危险废液样品中,玻璃棒在烧杯中做顺时针缓慢匀速搅拌,烧杯中放入温度计,通过目视法观察是否产生汽泡及温度计示数变化,持续不断的产生气泡或温度计示数在加清水前后变化3℃以上且温度持续上升,两种现象发生一种,则有机强酸危险废液与水发生反应。
S3中观察样品是否与机油相溶,向样品中添加机油,玻璃棒在烧杯中匀速搅拌,取混合后的样品振荡、静置1-2min,出现明显的分层,则有机强酸危险废液与机油不相溶;若样品与机油未出现明显的分层,且玻璃棒扰动后混合均匀,则有机强酸危险废液与机油相溶。
所述S3、S4中机油为废机油。
所述有机强酸为pH<4的氨基黄酸、羟基乙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有机强酸类危险废液的处置方法,有效的缩短了现有有机强酸类危险废液的处置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处置效率,分类处置解决了现有直接投入回转窑进行高温焚烧无害化处理时液体爆燃的问题,避免了爆燃现象的发生,提高安全系数,且有效避免在线监测CO数据波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环信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环信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5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