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6443.1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9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靖宇;文佳;罗海明;梁天辰;陈擎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G06F16/901;G06F18/22;G06N5/02;G06N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庆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数字通信 模块 失效 模式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方法,监测效率高、分析正确率高、输出直观性好。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在数字通信模块拓扑图中搜索失效模式与监测模式分析所需的信息,生成一个关于被分析数字通信模块的失效模式与监测实现的拓扑图;基于拓扑图搜索的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分析,建立被分析模块图形与失效监测的映射关系,生成被分析模块的固有类失效模式,根据输入输出关系与铰链关系进行联合判断推理,生成被分析模块的关联类失效模式;在已构建的拓扑图基础上,结合失效模式的固有和关联类别,关联合理的监测模式,输出图形化的失效模式与监测实现分析结论文件,实现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自动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方法,还可以扩展用于广泛的电子系统中各监测电子类模块失效模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即“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或简称为FMEA。FMEA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和过程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子系统、零件,对构成过程的各个工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所有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可能的后果,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系统化的活动。FMEA开始于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开发活动之前,并指导贯穿实施于整个产品周期。进行分析系统中每一产品所有可能产生的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造成的所有可能影响,并按每一个故障模式的严重程度,检测难易程度以及发生频度予以分类的一种归纳分析方法。数字通信模块是一种具备利用数字信号实现信号的转换、传输、接收等基本功能的,以数字与模拟电路构成的模块。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方法,是一种针对于数字通信模块的潜在失效模式如何实现合理监测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模块功能电路的物理组成,结合模块内部的信号传递关系以及模块与外部的信号输入输出关系,找出所有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对应这些失效模式合理的监测方式与判断规则。通过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分析结果可以指导设计人员和综合保障人员预先采取合理必要的监测措施,以实现数字通信模块对于自身失效模式的监测能力,从而增强数字通信模块构成的电子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数字通信模块是大型电子系统的主要组成,随着数字通信模块功能的增加,数字通信模块组成越来越庞大,信号交联关系越来越复杂。仅依靠人工进行监测数字模块失效模式的分析,执行过程繁杂、耗时,执行结果准确度低,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测试性设计与优化要求。因此对于监测大型电子系统尤其是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方法已经成为当前电子设备全寿命周期综合保障过程中的重要支撑,并涌现出了许多相关方法与依托这些方法衍生的软件产品。
现有技术的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方法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方法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低。例如国内监测失效模式的方法创建过程中人为依赖程度较高,其过程主要是通过电路设计人员与六性人员一起对电路原理进行失效模式的经验分析,从器件级的物理组成、信号铰链与输入输出关系,经验性的分析得到电路层级的失效模式,再根据每个电路层级失效模式的监测设计经验,人为的分析得到各失效模式应对的监测模式。这种方法过程人为依赖与经验依赖的特点,使得方法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低,从而导致效率低,在面对当前大型电子系统中的组成复杂的数字通信模块时,很难快速高效的满足测试性设计与优化需求,这正是本发面需要重点提升关注的关键。
二是方法对象的专业化水平低。在进行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分析中,电路设计人员对于失效模式分析专业知识不了解,对于失效模式分析的标准不熟悉,需要六性人员进行支撑;而六性人员对于数字通信模块这种电子系统专用功能模块的电路专业知识基础差,对于模块的监测模式可实现情况分析认知能力不足,很难满足专业分析需求。从而导致对于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分析专业化水平不足,造成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结果正确度不高,无法正确表述被分析模块的实际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更加无法正确确定每种失效模式对应的合理监测模式,这也是本发明的提升所在。
三是方法输出的可用性差。在开展监测数字通信模块失效模式的中,往往需要生成监测失效模式的分析结果,传统文字化的表现形式很难直观快速的进行审核验证与应用,输出直观性较差的问题也是本发明中重点关注解决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的自动化测试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主动诱骗式智能抗干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