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秒激光双脉冲玻璃焊接强度增强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6451.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7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奈;王聪;张世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3B23/203 | 分类号: | C03B23/203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脉冲 玻璃 焊接 强度 增强 系统 装置 | ||
1.一种飞秒激光双脉冲玻璃焊接强度增强系统装置,包括:固定在电控一维运动平台(1)上的全反射镜(2),设置在高重频超快激光器(9)前端,按45°倾斜镜像对称分布的倾斜面的第一45°全反射镜和与全反射镜(2)对应的半透半反镜(3)所组的成八字“]”形光路全反射镜组,对应半透半反镜(3)背端上方的俯视全反射镜,固定在电控三维运动平台(8)上两叠合的待悍玻璃制品(7),通过透镜(5)、物镜(6)在线监测待悍玻璃制品(7)的正向CCD电荷耦合元件(4)和横向CCD电荷耦合元件(4),其特征在于:第一45°全反射镜的垂直光路通过半透半反镜(3)的45°斜面正对全反射镜(2),通过半透半反镜(3)背端光路末端的第二45°全反射镜,与所述全反射镜(2)和俯视全反射镜形成十字交叉光路的焊接光路系统;高重频超快激光器(9)产生超短脉冲激光光束经过第一45°全反镜射入到半透半反镜(3)的45°斜面,半透半反镜(3)利用45°斜面分光镜将光束分为两束互为垂直的十字交叉束光,其中一路光束经过第二45°全反射镜合束,竖直向下进入物镜(6),聚焦在待悍玻璃制品(7)的界面处,计算机利用两个CCD电荷耦合元件(4)的在线监测,按照预定的扫描路径分层扫描,控制电控一维运动平台(1)精确调控两束脉冲的延时时间,调控高重频超快激光器(9)产生超快激光脉冲的扫描速度,将飞秒激光单脉冲光束调制为汇聚于待悍玻璃制品(7)连接处同一个焦点的飞秒激光双脉冲光束脉冲,光束脉冲在约束层的作用下急剧膨胀形成冲击波,向待悍玻璃制品(7)材料深处方向传播,通过调节飞秒激光脉冲能量及扫描轨迹参数,在玻璃制品连接界面处表面形成熔化效应,获得不同尺寸的热影响区的吸收效应的熔池,从而将待焊叠合玻璃焊接在一起,冷却后形成致密的焊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玻璃焊接强度增强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控三维运动平台带动待悍玻璃制品在三维空间内任意移动,对玻璃实施精确焊接,通过两CCD电荷耦合元件相机获得加工状态中待悍玻璃制品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实现在线检测加工,利用高重频超快激光器产生超快激光脉冲,使用全反镜调整光束的位置,以45度斜射入分光镜,使其分为两束光,分别射向两个全反射镜,分光镜将光束分为两束后经过全反射镜后再合束,全反射镜使光束竖直射入物镜,通过两个CCD电荷耦合元件相机实现在线监测加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玻璃焊接强度增强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机按照预定的扫描路径分层扫描,聚焦在待悍玻璃制品的交界面处,其中一个全反镜固定在一维运动平台上,经反射后又将两束光合并成一束,再次经过全反射镜进入物镜,将焦点聚焦于两玻璃的交界面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玻璃焊接强度增强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超短脉冲激光射出的激光为近红外光,其波长为1030nm,脉冲宽度为2000fs,重复频率为615kHz,进入物镜的平均功率为3000mW。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秒激光双脉冲玻璃焊接强度增强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工样品为两片石英玻璃,将两片玻璃自然叠放,不施加任何外力,此时为非光学贴合状态,用NA=0.25的物镜进行聚焦,扫描速度为1000μm/s,扫描S型,线间距为50μm,扫描面积为1×1mm2,层间距为50μm,利用两个CCD电荷耦合元件进行侧面和顶部的在线监控,按照预定的扫描路径逐层扫描完成玻璃焊接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4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