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日本食蚧蚜小蜂防治橡胶树蜡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6897.9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7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方平;陈俊谕;王建赟;陈鹤升;叶政培;韩冬银;李磊;符悦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侯华民 |
地址: | 5701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日本 食蚧蚜小蜂 防治 橡胶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日本食蚧蚜小蜂防治橡胶树蜡蚧的方法,包括日本食蚧蚜小蜂的温度锻炼和日本食蚧蚜小蜂的释放;所述日本食蚧蚜小蜂的温度锻炼包括:将贮藏蛹从贮藏温度升到26~28℃,升温后放置5~6h,完成第一次温度锻炼;第一次温度锻炼结束后,将蛹转入30~32℃的箱内放置至少1h,完成第二次温度锻炼。本发明提出的日本食蚧寄生蜂在释放前进行温度锻炼,有利于提高寄生蜂从室内到室外后寄生蜂的存活率、产卵量及寿命。该方法简便易操作、无害且成本低,有利于产业化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日本食蚧蚜小蜂防治橡胶树蜡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蜡蚧是半翅目蚧总科中的一个重要类群。该类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取食寄主植物汁液,从而导致植物黄叶、落叶、枯枝甚至整株枯死,另外该类害虫还能分泌蜜露诱发寄主植物发生煤烟病,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据报道,已有橡胶、芒果、木薯、柑橘等多种作物遭受多种蜡蚧危害,导致产量减少、品质降低。其中,橡胶是近年受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油榄黑盔蚧Saissetia oleae Olivier、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等蜡蚧危害较重的一种热带作物。
蜡蚧科昆虫体背有较厚的蜡壳,不少种类的蜡蚧将卵产于自己的身体下面,其卵及初孵若虫均被厚厚的蜡壳保护,因此,应用化学药剂防治蜡蚧常常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另外,近年来杀扑磷、速扑杀、氧化乐果等对介壳虫高效的有机磷农药禁用,乐果、毒死蜱等中低毒农药限用,防治蜡蚧的可供选用药剂种类少,加之,橡胶树型高大,目前的药械难以将药剂送达胶树受害的冠幅顶端部位,导致生产防治上总体呈施药频次多、防治药效果差、生态环境污染重等情况。利用天敌昆虫进行害虫防治是一种“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安全、生态、高效、可持续等优点。因此,自从橡副珠蜡蚧在橡胶树上暴发以来,国内对橡胶树上蜡蚧科昆虫的天敌昆虫等开展了较多资源调查研究,筛选到了斑翅食蚧蚜小蜂、副珠蜡蚧阔柄跳蜂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优雅岐脉跳小蜂Diversinervus elegans Silvestri、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等为其本土优势天敌。
日本食蚧蚜小蜂是橡副珠蜡蚧、桔灰软蚧Coccus pseudomagnoliarum Kuwana、佛州龟蜡蚧、日本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s Green、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Maskeel、油榄黑盔蚧、褐软蜡蚧Coccus hesperidum Linnaeus等蜡蚧科昆虫的跨期寄生蜂。研究表明该蜂对橡副珠蜡蚧的2龄若虫、3龄若虫及产卵前期成虫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因此,申请人专门针对该蜂研发出相应扩繁技术(专利编号ZL201610584035.3),规模生产出天敌产品,并解决了低温贮藏技术及释放技术。经研究表明,室内扩繁出的日本食蚧蚜小蜂能在室外建立种群,较好的控制橡副珠蜡蚧、橄榄黑盔蚧、红蜡蚧、佛州龟蜡蚧等害虫,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该蜂进行蜡蚧科昆虫的防治。
橡胶蜡蚧多发生于海南等热带亚热带的常年高温地区,而日本食蚧蚜小蜂在较高温度下的羽化率、寿命和产卵量等出现明显下降,这严重影响了日本食蚧蚜小蜂对蜡蚧的防治效果。目前鲜见关于如何提高日本食蚧蚜小蜂在高温条件下对蜡蚧的防治效果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日本食蚧蚜小蜂防治橡胶树蜡蚧的方法。
本方案涉及以下内容:
一种利用日本食蚧蚜小蜂防治橡胶树蜡蚧的方法,包括日本食蚧蚜小蜂的温度锻炼和日本食蚧蚜小蜂的释放;所述日本食蚧蚜小蜂的温度锻炼包括:将贮藏蛹从贮藏温度升到26~28℃,升温后放置5~6h,完成第一次温度锻炼;第一次温度锻炼结束后,将蛹转入30~32℃的箱内放置至少1h,完成第二次温度锻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