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用绞纱梳理和绷紧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7227.9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1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吉婉丽;钟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H59/10 | 分类号: | B65H59/10;B65H71/00;B65H54/70;B65H54/71;B65H5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9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3120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用绞纱 梳理 绷紧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用绞纱梳理和绷紧度调节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底座、立板和输送机构,还包括控制器、梳理机构、清理机构和顶升机构,梳理机构包括调节板、驱动组件和若干个梳理板,所述清理机构设在底座的顶部,清理机构包括收集箱、旋转组件和牵引组件,顶升机构包括顶辊和高度调节组件,底座的顶部固定设有立杆,高度调节组件设在立杆的内壁上,顶辊可转动的设置在高度调节组件上,驱动组件和高度调节组件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纺织用绞纱梳理和绷紧度调节装置及其方法,梳理效率更高,能在梳理的同时,同步进行杂质的清理,耗电量更低,有利于缩减本装置的造价,降低绞纱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用绞纱梳理和绷紧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绞纱是将筒子或管纱按规定长度和圈数绕成绞的纱。如棉纱的绞纱长度为1000米,称“一绞”。其形状适于检验和染整加工,并便于打包、运输和储存。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2010913616.3;公开日:2017.11.24公开了一种基于纺织加工的双辊式绞纱抖松装置,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双辊式绞纱抖松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将纱线进行梳理,也无法将纱线附着多余细小的线头以及毛线进行清理,无法辅助清理纱线的问题,包括主体,底件,挡件;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且主体的内部设有内腔,并且主体为绞纱抖松装置本体;所述底件通过插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的插口内部。调节杆是用来安装在主体的内部的,使得本装置在是用的时候,可以使纱线经过调节杆底部的接触件之间,使得接触件可以将纱线进行梳理,以及将其附着的线头以及细小的毛线进行清除,使得清理下来的线头或毛线可以再次进行利用,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飞尘。
以上发明的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1.梳理持续时间较长时,线头等杂质会附着在接触件或者是接触件与纱线之间,当杂质堆积较多时,通过人工清理费时费力,而不及时清理,又会影响纱线的输送和梳理效率,进而降低了绞纱质量和效率。
2.利用弹簧的反作用力或者正向力对纱线输送时的绷紧度进行调节,力度的调节无法有效控制,从而使得力度调节很不稳定,降低了调节效果,也不利于纱线的输送和梳理。
3.现有装置调节多为几个机构独立运作,耗电量较大,同时不利于缩减装置的整体结构,因而致使装置的造价和绞纱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用绞纱梳理和绷紧度调节装置及其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纺织用绞纱梳理和绷紧度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立板和输送机构,还包括控制器、梳理机构、清理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控制器固定设在立板的外壁上,所述梳理机构设在立板的外壁上,梳理机构包括调节板、驱动组件和若干个梳理板,所述驱动组件设在立板的外壁上,所述调节板滑动设置在立板的顶部,若干个梳理板等间距设置在立板的外壁上,所述清理机构设在底座的顶部,清理机构包括收集箱、旋转组件和牵引组件,所述收集箱固定设在底座顶部,所述旋转组件设在收集箱的内部,所述牵引组件设在旋转组件与调节板之间,所述顶升机构设在底座的顶部,顶升机构包括顶辊和高度调节组件,底座的顶部固定设有立杆,高度调节组件设在立杆的内壁上,顶辊可转动的设置在高度调节组件上,驱动组件和高度调节组件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步进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丝杆,所述步进电机固定设在立板的顶部,主动轮套设在其输出端上,丝杆设可转动的设置在立板的外壁上,丝杆与调节板螺纹连接,从动轮套设在丝杆的顶部,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第一皮带套接,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立板的外壁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导轨,调节板与两个导轨滑动连接,两个导轨之间呈对称设置有四个滑条,四个滑条上滑动设置有八个滑杆,每个梳理板均与一个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每个滑杆的外壁上均固定设有牵引杆,调节板的外壁上设有可供若干个牵引杆避让的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爆炸压裂式注浆锚杆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混凝土添加剂的高效率分级加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