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收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7563.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3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和泰润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02 | 分类号: | B65H18/02;B65H18/10;B65H19/3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雷晕 |
地址: | 4025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收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收卷装置,其包括收卷辊,收卷辊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组件以及换辊组件;所述收卷辊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背离收卷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驱动电机,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第二连接结构;本发明通过收卷辊上的伸缩件和第一连接结构让收卷辊能够安装在两驱动组件之间;同时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嵌合后能够让驱动电机稳定对驱动收卷辊进行转动,尽可能避免出现卡顿或抖动的情况,让收卷辊能够匀速转动,稳定地进行收卷;收卷辊两端的换件组件也能够轻松更换驱动组件之间的收卷辊,快捷方便,节约更换收卷辊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塑料薄膜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塑料薄膜的生产工艺如下:首先原材料进行充分混合,然后通过造粒机对原材料进行造粒处理,造粒后的塑料颗粒通过吹塑机进行吹塑成型,最后通过收卷装置对塑料薄膜进行收卷作业;
现有的收卷装置通常采用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的方式来驱动收卷辊旋转,采用齿轮传动结构或皮带传动结构在收卷过程中不稳定,容易出现抖动或卡顿的现象,让收卷辊不能够匀速地对薄膜进行收卷,不但会影响收卷效率,还会造成薄膜成卷出现偏差,且现有的收卷装置更换收卷辊的操作也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收卷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收卷装置收卷辊转动不稳定、更换收卷辊操作繁琐的问题。
根据发明的实施例,一种薄膜收卷装置,其包括收卷辊,收卷辊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组件以及换辊组件;
所述收卷辊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背离收卷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结构;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驱动电机,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互嵌合;
所述换辊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伸缩器,所述伸缩器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压缩件,所述压缩件朝向所述收卷辊上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对薄膜进行收卷时,先压缩收卷辊两端的伸缩件,再控制两端伸缩件上的第一连接结构对准第二连接结构,收卷辊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对准两端驱动组件的第二连接结构后,释放伸缩件,让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嵌合,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嵌合后,转动的第二连接结构能够带动第一连接结构一并转动;之后启动两端驱动组件中的驱动电机,由于第二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以驱动电机启动时能够带动第二连接结构进行转动,第二连接结构转动时带动与其嵌合的第一连接结构转动,收卷辊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转动时带动伸缩件及收卷辊一并转动,利用收卷辊转动对薄膜进行收卷;通过嵌合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让驱动电机带动收卷辊进行转动,相较于其他传动方式会更加稳定,避免出现卡顿或抖动的情况;且更换收卷辊时也较为简单,仅需压缩收卷辊两端的伸缩件,让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脱离嵌合状态,便能够取下收卷辊;收卷辊两端的换辊组件能够通过伸缩器及其上的压缩件对收卷辊两端的伸缩件进行压缩,能够轻松地更换收卷辊,快捷方便,节约更换收卷辊的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件上的连接盘,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盘上的方柱;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上的传动盘,所述传动盘朝向所述方柱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方柱嵌入的方孔。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器伸缩端的U型板,所述传动盘位于所述U型板的凹陷处。
进一步地,所述U型板朝向所述收卷辊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弧形板。
进一步地,每个换辊组件至少包括四个所述伸缩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和泰润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和泰润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