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多孔有机小分子液体材料脱除氯烷烃化合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8002.5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代成娜;张鑫锋;慕明利;陈标华;于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C07C17/38;C07C19/03;G01N30/02;G01N5/02;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由元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多孔 有机 分子 液体 材料 脱除 烷烃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种使用多孔小分子液体材料脱除氯烷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称量吸收瓶的重量m0,向其中加入多孔有机液体小分子材料,再称量添加所述多孔有机液体小分子材料后的所述吸收瓶的质量m1,m1-m0即为所述多孔有机液体小分子材料的质量;
S2:将氯烷烃化合物加入到氯烷烃化合物储罐中,调节低温恒温槽,使所述氯烷烃化合物储罐的温度固定在0至25℃范围内的任意一个温度,压力为常压;打开氮气钢瓶,通过调节减压阀和流量计,将高纯氮气通入所述氯烷烃化合物储罐中,通过鼓泡法产生氮气和氯烷烃化合物的混合气体,从而模拟工业氯烷烃化合物废气,待所述混合气体的浓度稳定后,由气相色谱检测氯烷烃化合物的初始含量;
S3:将所述氮气和氯烷烃化合物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吸收瓶中经由所述多孔有机液体小分子材料吸收,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所述吸收瓶的出口气体中氯烷烃化合物含量,随着氯烷烃化合物含量随时间的不断增大,当出口气体中氯烷烃化合物含量保持稳定时,表明所述多孔有机液体小分子材料对氯烷烃化合物的吸收已经达到饱和,此时称量所述吸收瓶的总质量m2,m2-m1即为吸收的氯烷烃化合物的质量,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多孔有机液体小分子材料的饱和吸收量:
单位mg/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所述吸收瓶置于水浴锅中,调节所述水浴锅的温度控制所述吸收瓶的温度为25℃至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氮气的流量调节至100mL·min-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混合气体的初始含量为100~400000pp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多孔有机液体小分子材料在25至35℃的温度下的饱和吸收量为10~1000mg/g。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有机液体小分子材料为将固体吸附剂溶解于离子液体中形成分布均匀的多孔液体材料,其中,所述固体吸收剂为以均苯三甲醛为骨架,以邻苯二胺、1,2-二氨基-2-甲基丙烷、乙二胺、1,2-二氨基丙烷、1,3-二氨基丙烷、1,2-二氨基环己烷、1,3-二氨基-2-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为顶点构成的多孔有机笼;所述离子液体选自[BMIM][Tf2N]、[BMPY][Tf2N]、[BDMIM][Tf2N]、[PHCH2MIM][Tf2N]、[AMIM][BF4]、[EMIM][Tf2N]、[EMIM][BF4]、[HEMIM][BF4]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吸附剂和所述离子液体的比例为0.1~20毫克固体吸附剂/每毫升离子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与所述顶点的摩尔比为4:6。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的纯度为≥9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烷烃化合物包括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80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