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效低碳排放准则的废气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8011.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苏宏伟;戚志忠;雷彪;蔡诗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源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46/00;B01D53/0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熊军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效 排放 准则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效低碳排放准则的废气处理系统,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箱、排污管、进气管、出气管和进液管,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直孔处固定连接有用于进气的进气管;所述处理箱的前侧壁连接有安装结构,所述处理箱的左右内壁均开设有横孔,所述横孔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的凹槽部位内均贴合滑动连接有用于过滤的第二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一滤板,本发明废气处理系统方便进行双向清灰,清理的灰尘都能移动至积灰箱内,避免出现灰尘堆积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高效低碳排放准则的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也包括大量固体粉尘颗粒,这些气体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同时气体中某些有害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目前,工厂的大楼随地可见,产生的浓烟会含有很多有害的物质,会严重影响到空气的质量,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需要将工厂的废气进行环保处理,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吸附掉。
现在为了更好进行工业废气处理设计了废气处理系统,但是废气处理系统的过滤结构清灰结构不方便进行双向清灰,容易造成灰尘堆积现象,同时,过滤结构不方便进行更换处理。
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高效低碳排放准则的废气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效低碳排放准则的废气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效低碳排放准则的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排污管、进气管、出气管和进液管,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直孔处固定连接有用于进气的进气管;
所述处理箱的前侧壁连接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盖板、拉环、拉板、拉簧、直角梯形块、L形安装板、第一插孔、插板和滑板,所述第一插孔开设在处理箱的前侧壁,所述处理箱在第一插孔的上端均匀固定连接有L形安装板,所述L形安装板的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底板固定连接有直角梯形块,所述直角梯形块的斜边朝前设置,所述直角梯形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贯穿L形安装板后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第一插孔内插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环;
所述处理箱的左右内壁均开设有横孔,所述横孔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的凹槽部位内均贴合滑动连接有用于过滤的第二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一滤板,所述第二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一滤板的两端分别与盖板和处理箱的内壁贴合接触,所述第二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一滤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且第二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一滤板的过滤孔尺寸逐渐减小;
所述处理箱连接有用于第二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一滤板清灰的清灰结构,所述清灰结构包括积灰箱、排灰管、皮带、转动轴、皮带轮、支撑架、驱动电机、第一锥齿轮、直板、第二锥齿轮、往复螺纹杆、n形刮板、推杆和推动块,所述第二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一滤板的上方均设有往复螺纹杆,所述往复螺纹杆的两端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直板,所述直板分别与横孔的内顶部和L形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往复螺纹杆螺纹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n形刮板,所述n形刮板的底部分别与第二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一滤板的顶部贴合滑动连接,所述n形刮板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处理箱在横孔的外侧处固定连接有积灰箱,所述积灰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灰管,所述往复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端贯穿处理箱后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活动连接有皮带,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组的所述皮带轮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源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清源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8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纳米孔测序的力谱分析方法和分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泥板自动浇筑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