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至地黄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8503.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7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王懋成;唐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安界首骨伤医院有限公司;桂林兴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20;A61K47/46;A61J3/06;A61P13/12 |
代理公司: | 长沙鑫泽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7 | 代理人: | 刁飞 |
地址: | 541399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至地黄丸及其制备方法,二至地黄丸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怀熟地黄5‑13份、山茱萸5‑13份、怀山药3‑8份、泽泻1‑5份、牡丹皮1‑5份、茯苓2‑6份、女贞子1‑4份、陈皮0.5‑2份、旱莲草1.5‑4份、杜仲1‑3份;二至地黄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上述适量的原料;S2、怀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轧为粗末,与熟地黄、山茱萸同捣烂,干燥,轧为细粉,和匀,过80‑100目筛;S3、旱莲草、杜仲加清水没过,煎熬2‑3小时,压榨过滤取滤液;将滤液合并再加热煎熬,得稠膏状的药膏;S4、步骤S3的药膏置于合坨装置内,加入炼蜜,搅拌均匀成滋润团块,分坨,搓条,制丸。本发明通过原料配方的调整,对肾脾两虚不足引起的须发早白,精力不济等有较好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至地黄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药证直诀》载有地黄丸的制备方法: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主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白等。但地黄丸用于肾阴虚治疗时服用时间较长,一般有1-3个月,而且不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至地黄丸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至地黄丸,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怀熟地黄5-13份、山茱萸5-13份、怀山药3-8份、泽泻1-5份、牡丹皮1-5份、茯苓2-6份、女贞子1-4份、陈皮0.5-2份、旱莲草1.5-4份、杜仲1-3份。
所述怀熟地黄8份、山茱萸4份、怀山药4份、泽泻3份、牡丹皮3份、茯苓3份、女贞子2份、陈皮1份、旱莲草2份、杜仲2份。
所述山茱萸为酒蒸山茱萸,所述女贞子为酒蒸女贞子。
一种二至地黄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怀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女贞子、陈皮、旱莲草、杜仲;
S2、怀熟地黄在100℃度蒸制1小时,软化后切片,然后在2个标准大气压的115-125℃度水中加热2-3小时得混合物A,将混合物A在80℃浓缩并烘干至湿度45-55%,得混合物B;
S3、山药、茯苓预粉碎粗末,加入与原料重量比例为1:5的水,在2个标准大气压的120-125℃度水中加热1-2小时,然后在90-105℃浓缩至糊状,得混和物C;
S4、泽泻、牡丹皮轧为粗末,与山茱萸同捣烂,干燥,轧为细粉,和匀,过80-100目筛,得混合物D;
S5、旱莲草、杜仲加清水没过,煎熬2-3小时,压榨过滤取滤液;滤渣再加入适量清水煎熬,压榨过滤取滤液,重复三次;将滤液合并再加热煎熬,得稠膏状的得混合物E;
S6、步骤S2-S5的混合物B、混合物C、混合物D、混合物E置于合坨装置内,加入炼蜜,搅拌均匀成滋润团块,分坨,搓条,制丸。
所述步骤S4药材的损耗率不大于15%。
所述步骤S5的药膏含水量为取少许滴于吸潮纸上检视,以不渗纸为度。
所述步骤S6的炼蜜分4次加入,各次加入的炼蜜量为总量的25%、40%、25%、10%;最后一次加入炼蜜的时间需与前一次加入的时间间隔2-4小时;所述炼蜜的温度为90-110℃。炼蜜分次加入能使其与药膏混和更为均匀,最后一次加入的间隔时间比较长,是为了使炼蜜将药膏充分浸润,以便于后续的加工。炼蜜的温度设置是为了保证其流动性,以使炼蜜与药膏充分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安界首骨伤医院有限公司;桂林兴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兴安界首骨伤医院有限公司;桂林兴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85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