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二次层风箱防积灰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8512.2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晋永;陈敏;梅振锋;王小华;姚胜;王祝成;王晖;薛晓磊;彭小敏;俞胜捷;刘瑞鹏;梁昊;赵鹏;丁奕文;李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F23L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樊晓娜;王桦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二次 风箱 防积灰 装置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一种锅炉二次层风箱防积灰的装置,其包括具有进风口的风箱主体,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隔板部件以及送风组件,隔板部件设置在所述风箱主体内自风箱主体的进风口向风箱主体的内部延伸,并且自风箱主体的底部向风箱主体的上部延伸,使隔板部件与风箱主体底部之间形成通风空间,隔板部件上开设有多个与通风空间相连通的吹灰孔;送风组件设置在风箱主体外,并用于向风箱主体的通风空间内吹风。本发明专利公开的锅炉二次层风箱防积灰的装置能够实现在锅炉正常运行状态下减少风箱主体内积灰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二次层风箱防积灰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层风箱是大型燃煤电厂对冲燃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大量的灰尘沉积在二次风风箱内,并通过对二次风箱作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受低风速影响,二次大风箱内积灰多发生在风箱中部区域。飞灰颗粒进入到大风箱后大部分都会随着二次风经过燃烧器进入炉膛内再次燃烧,只有一小部分的飞灰颗粒会沉积在大风箱内,但由于电厂锅炉长时间运行,随着时间的增加飞灰颗粒会在风箱底部沉积的越来越多,若不能定时清理风箱内的积灰,飞灰在风箱底部沉积的厚度可厚达1~2m严重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包括风箱承载变形、风箱底部泄漏、燃烧器火检信号瞬间丢失等。
目前,对于风箱积灰清除的问题尚无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利用锅炉停炉检修的机会将风箱打开,采用人力将风箱内的积灰清除并运往指定地点,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防积灰风箱结构,譬如浙江大学提出了一种大风箱防积灰隔板装置,其通过在大风箱底部设置防积灰隔板装置以消除大风箱底部低速涡流区来预防积灰,但其忽略了风箱内整体流场对风箱内积灰的重要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锅炉二次层风箱防积灰的装置,以解决大型燃煤电厂对冲燃烧系统中二次大风箱的积灰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锅炉二次层风箱防积灰的装置,其包括具有进风口的风箱主体,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隔板部件以及送风组件,所述隔板部件设置在所述风箱主体内自所述风箱主体的进风口向所述风箱主体的内部延伸,并且自风箱主体的底部向风箱主体的上部延伸,使所述隔板部件与风箱主体底部之间形成通风空间,所述隔板部件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相连通的吹灰孔;所述送风组件设置在风箱主体外,并用于向风箱主体的通风空间内吹风。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风源、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的进风口与风源相连通,所述送风管道的出风口与风箱主体的通风空间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风源为二次风。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管道具有第一送风口、第二送风口,所述送风管道的第一送风口、第二送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送风管道的出口风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管道呈T形。
进一步地,所述风箱主体的进风口包括位于所述风箱主体两端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所述隔板部件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自所述风箱主体的第一进风口向所述风箱主体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二隔板自所述风箱主体的第二进风口向所述风箱主体的内部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在所述风箱主体的内部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呈倒V形,倒V形的尖角朝向所述风箱主体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呈凸起弧形,所述凸起弧形向所述风箱主体上部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一体成型。
本发明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a.本发明专利提供的锅炉二次层风箱防积灰的装置,通过设置隔板部件,可提高风箱主体内二次风流速,减少飞灰流动死区,再通过送风组件实现飞灰自动吹扫,防止二次风箱内飞灰沉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8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