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波浪砰击载荷实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9034.7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肖龙飞;寇雨丰;黄秉钧;赵国成;张念凡;刘明月;魏汉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7/02 | 分类号: | G01L7/02;G01S17/08;G01M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波浪 载荷 实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海上波浪砰击载荷实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体板(4)及阵列分布在其上的单元测力模块;
所述主体板(4)起到搭载单元测力模块的作用;
所述单元测力模块包括:
固定在主体板(4)的外端面上并与控制中心信号连通的红外测距传感器(7);
内端固定在主体板(4)上并与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7)位置对应的弹簧(2);
与所述弹簧(2)外端固定连接的单元测力面板(1);所述单元测力面板(1)正面接受波浪外力,背面与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7)对应并实施测距;
所述单元测力模块还包括限位保护装置(3),所述限位保护装置(3)固定在主体板(4)上,并套设在所述弹簧(2)之外,其外径大于所述弹簧(2)且小于所述单元测力面板(1);
主体板(4)的内端面与连接件(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5)与海洋平台的安装部位仿形,连接件(5)安装在海洋平台的立柱上,连接处的弧度与平台立柱弧度相同;
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7)的射线通道位于所述弹簧(2)的中空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波浪砰击载荷实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平台的安装部位位于立柱的侧面部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波浪砰击载荷实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与海洋平台的安装部位呈圆弧形。
4.一种海上波浪砰击载荷实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海上波浪砰击载荷实测装置,所述控制中心与红外测距传感器(7)构成红外测距系统,红外测距系统具有光发射单元和光接收单元,分别用来发射红外激光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激光;红外测距系统内部设有时间记录模块,记录红外激光往返的时间;通过计算光速和红外激光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测得红外测距传感器(7)和单元测力面板(1)之间的距离;随着弹簧受到波浪砰击力被压缩,单元测力面板(1)发生移动,其到红外测距传感器(7)的距离减小,红外测距传感器(7)测得这一距离的变化,即得到弹簧的形变量,并将这一形变量信号输入到数据处理系统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波浪砰击载荷实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安装有数据处理系统并搭配电脑终端(6)进行使用;由红外测距传感器(7)测得的弹簧压缩量信号经数据线传输到数据处理系统中,数据处理系统根据胡克定律对形变量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砰击力信号,并最终由电脑将各测量区域的实际砰击情况可视化显示出来,从而实现波浪砰击载荷的实时监测功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波浪砰击载荷实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限位保护装置(3)会防止过载破坏现象的发生,测力面板移动的距离受到限位保护装置(3)的限制:当弹簧受到了较大的压缩时,测力面板就碰到了限位保护装置因此不会再继续移动,与之相连的弹簧也因此不会被继续压缩,从而防止了砰击载荷过大导致的过载破坏情况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90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