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9174.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许久凌;孙倩倩;赵炎;张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创新航技术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47 | 分类号: | H01M50/147;H01M50/172;H01M50/5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阚梓瑄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盖板 组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具有固定部(20)的盖板本体(10);
将极柱组件(30)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10)上;
其中,所述固定部(20)与所述极柱组件(30)卡接;
形成具有固定部(20)的盖板本体(10)包括:
在平板(1)上形成通孔(2);
沿所述通孔(2)的孔壁压出环形凸起(3);
沿所述环形凸起(3)的内侧冲压所述平板(1),形成竖直的初始固定部(4)和水平的初始承载部(5),所述初始承载部(5)形成有第一通孔(11),所述初始固定部(4)形成有第二通孔(23),所述第一通孔(11)与所述第二通孔(23)连通成阶梯孔,所述初始固定部(4)上形成有第一卡接部(24),所述第一卡接部(24)用于与所述极柱组件(30)上的第二卡接部(31)卡接,所述第一卡接部(24)为凹陷;
其中,沿所述环形凸起(3)的内侧冲压所述平板(1)形成所述初始固定部(4)和所述初始承载部(5)的同时形成所述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30)位于所述阶梯孔内的阶梯面(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环形凸起(3)的内侧冲压所述平板(1)形成所述初始固定部(4)、所述初始承载部(5)以及所述凹陷的同时,在所述平板(1)背离所述环形凸起(3)的一侧形成凹槽(13),所述凹槽(13)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以使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减小,并增大所述阶梯面(12)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具有固定部(20)的盖板本体(10)还包括:
在所述平板(1)背离所述环形凸起(3)的一侧去除部分材料以形成凹槽(13);
或,冲压所述平板(1)背离所述环形凸起(3)的一侧以形成凹槽(13),且所述凹槽(13)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以使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减小,并增大所述阶梯面(12)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极柱组件(30)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10)上,包括:
提供极柱(32);
在所述极柱(32)上注塑形成第一绝缘部(33),且所述第一绝缘部(33)上形成有所述第二卡接部(31),以形成所述极柱组件(30);
将所述极柱组件(30)设置在所述阶梯面(12)上;
或,提供极柱(32);
将所述极柱(32)设置在所述阶梯面(12)上;
向所述极柱(32)与所述固定部(20)之间填充绝缘材料,以形成具有所述第二卡接部(31)的第一绝缘部(3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折弯所述固定部(20)以压设在所述极柱组件(30)上。
7.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创新航技术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创新航技术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91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