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复合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9343.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迪;何茜;张东;明铁山;李学田;邵鸿媚;张伟;崔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48 | 分类号: | C02F11/14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马海芳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降低 污泥 含水率 复合 药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复合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污泥脱水药剂领域。该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复合药剂,包括污泥解絮脱稳剂、污泥絮凝剂、助滤剂;所述的污泥解絮脱稳剂为KCl;所述的污泥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和/或聚丙烯酰胺(PAM);所述的助滤剂为生物质灰。将该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复合药剂用于污泥脱水后,能够显著降低污泥含水率,并且复合药剂用量小,脱水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脱水药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复合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蓬勃发展,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最终端产物而大量产生,给环境造成巨大负担。污泥有极高的含水率,根据污泥中的水分的形态可以分为: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不受固体颗粒束缚相对较结合水容易从污泥中分离出来,但是结合水,特别是由于胞外聚合物的存在,导致污泥脱水困难。高含水率使得污泥在储存、运输以及后续处理极为困难。而现有技术中,脱水剂根据其污泥脱水技术不同,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对于脱除结合水十分困难,而生物法因为其本身条件限制,其工业应用很难推广,而化学法效果相对较好,并且操作简单,从而被广泛关注。而根据化学药剂分类,其特点又各有不同,比如无机絮凝剂其通过中和电荷、压缩双电层及降低斥力达到脱水,但是投加量大,絮凝效果并不好,有机絮凝剂除了具有无机絮凝剂的特点,还能够形成网状结构,促进絮凝效果,提高脱水性能,聚丙烯酰胺(PAM)是目前各水厂主要使用的污泥脱水药剂,但是PAM价格高、用量大。助凝剂单独使用时,投加量大,并且容易造成污泥增容的问题,而现在研究比较多的复合絮凝脱水剂,药剂种类繁多可见,不同种类的污泥调理药剂作用污泥脱水的机理不同,使用过程中各有优点和弊端,且脱水效果不好,并且很多复合絮凝脱水剂,多加入表面活性剂,增加了药剂成本,因此,寻求更高效、并且经济的新型脱水药剂,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已成为污水处理行业共同的需求。介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复合药剂,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污泥脱水药剂在使用时,污泥含水率较高,脱水效果不好、药剂使用量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复合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将该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复合药剂用于污泥脱水后,能够显著降低污泥含水率,并且复合药剂用量小,脱水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复合药剂,包括污泥解絮脱稳剂、污泥絮凝剂、助滤剂;
所述的污泥解絮脱稳剂为KCl;
所述的污泥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和/或聚丙烯酰胺(PAM);
所述的助滤剂为生物质灰。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质灰为生物质的焚烧灰。
所述的生物质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秸秆、大豆壳、花生壳、树皮、木屑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污泥解絮脱稳剂的摩尔用量占待脱水污泥的体积用量为0.15~0.5mol/L;按固液比,污泥絮凝剂:待脱水污泥=(20~50)mg:1L;助滤剂的添加质量为待脱水污泥干基质量的30%~60%。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复合药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解絮脱稳阶段
向待脱水污泥中,加入污泥解絮脱稳剂,以80~100r/min搅拌均匀,得到解絮脱稳后污泥;其中,污泥解絮脱稳剂的摩尔用量占待脱水污泥的体积用量为0.15~0.5mol/L;
(2)再絮凝阶段
向解絮脱稳后污泥添加污泥絮凝剂,以150~250r/min搅拌均匀、充分,得到再絮凝后污泥;其中,按固液比,污泥絮凝剂:待脱水污泥=(20~50)mg:1L;
(3)助滤脱水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9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