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藏构造建模网格剖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9928.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1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淑红;王宝华;李巧云;李华;范天一;张洋;赵丽莎;贾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沈珍珠;郝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构造 建模 网格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构造建模网格剖分方法及装置,涉及油藏地质建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建模参数;建模参数用于确定目标工区的地质不连续体数据;根据建模参数建立地质不连续体数据的初始点;接收延伸参数,根据延伸参数和初始点确定目标工区的区域布点;基于区域布点进行网格剖分,得到油藏构造建模网格剖分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把裂缝、断层、井等考虑为网格剖分的初始点,可以对地质、开发因素进行很好的表征;通过对直井、裂缝等地质体设置延伸参数,可以自然地实现网格加密,进而以较小的网格数实现较高的模拟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地质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藏构造建模网格剖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油藏地质建模配合数值模拟是指导油田合理开发的有效方法。地质建模技术通过对物探、测井、地质等领域的数据进行合理处理,生成数字化的地质体,其对地质特征描述的精度决定了后期产能预测准确性,是实现油田经济开采的必要技术。
地质模型通常表示为基于网格的数据体,具体包括笛卡尔网格、角点网格、三棱柱网格以及垂直平分(Perpendicular Bisection,PEBI)网格。笛卡尔网格在三个维度上两两正交,保证了模拟精度,但其对地质体描述能力有限,仅可用于概念模型的建模;角点网格在笛卡尔网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允许网格在横纵向上有一定程度的拉伸,虽然网格单元仍保持六面体,但这是以丧失一部分正交性为代价的。三棱柱网格在二维平面上以三角形为基本构型,在纵向剖面上为矩形,三棱柱网格虽然灵活性强,但其歪度通常难以控制,造成差分离散格式求解的误差较大。垂直平分网格单元为多面体单元,其二维平面上以任意多边形为基本构型,网格为星形网格,适用于差分格式,不仅如此,其任意相邻网格单元的重心连线均与对应边垂直,因此保证了流动格式计算精度,适用于油藏数值模拟。
在垂直平分网格建模方面,目前的主流剖分方法为Delaunay三角网剖分后取对偶网格。具体流程可以概括如下:1)对剖分区域布点;2)对已有点集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3)对三角网格取对偶网格;4)网格光滑。以上流程可以剖分形态标准的K-正交网格,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流动计算的精度。但在数值模拟中,模拟的精度不仅仅取决于网格形态,一方面,地质上的不连续体如断层、尖灭、大尺度裂缝等往往具有复杂的形态,其渗透率与基质网格差别较大,而传统的垂直平分网格剖分方法往往忽视地址不连续体的影响,另一方面,网格数量也是影响求解的关键因素之一,网格数量过多,即网格过于密集,虽然保证了很高的求解精度,但其过多的单元数量往往造成矩阵过大,对求解器造成较大的负担;网格数量过小,则造成离散点过于疏散,求解的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构造建模网格剖分方法及装置,可以通过把裂缝、断层、井等考虑为网格剖分的起始点,可以对地质、开发因素进行很好的表征;通过对直井、裂缝等地质体设置延伸倍数,可以自然地实现网格加密,进而以较小的网格数实现较高的模拟精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藏构造建模网格剖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建模参数;所述建模参数用于确定目标工区的地质不连续体数据;根据所述建模参数建立所述地质不连续体数据的初始点;接收延伸参数,根据所述延伸参数和所述初始点确定所述目标工区的区域布点;基于所述区域布点进行网格剖分,得到油藏构造建模网格剖分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油藏构造建模网格剖分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模参数;所述建模参数用于确定目标工区的地质不连续体数据;
地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建模参数建立所述地质不连续体数据的初始点;密度模块,用于接收延伸参数,根据所述延伸参数和所述初始点确定所述目标工区的区域布点;剖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区域布点进行网格剖分,得到油藏构造建模网格剖分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99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真空腔体密封管件
- 下一篇:储层裂缝渗透率建模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