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爬楼梯转运担架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0386.X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7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穆安乐;吴红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楼梯 转运 担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爬梯转运担架车,包括减振装置、升降装置、调平装置及行进装置四部分。减振装置包括躺卧架、支撑架及减振装置,采用非线性结构,升降装置采用X形支杆结构,通过油缸伸缩后驱动X形支杆绕着它们的铰接点张开或合拢,从而调节X形支杆的高度;调平装置采用杆式结构,行进装置包括脚轮、行星轮、电机等,平地行进时靠脚轮滚动以及行星轮自转,上下阶梯时利用电机驱动行星轮转动,再利用电机驱动电推杆伸缩带动脚轮向上、向下运动,如此往复使担架车向前移动以完成电动转运担架车的楼梯攀爬,且上楼过程中可使卧躺患者保持水平状态不变的转运担架车,用以减少搬抬担架过程中的人力消耗以及减轻患者的不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抢险救援运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爬楼梯转运担架车。
背景技术
救援担架经常出现在抢险救援的现场,它对转移伤员,使其尽快脱离险情起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正在逐年增长,但电梯仍未普及,尤其是20世纪建设完成的老式住宅以及六层以下的住房并未配备电梯。现在医院所用的担架车都是平推式或人抬式。前者不能爬楼,后者需要较多救援人员且消耗救援人员的体力。然而全国多地专业担架员缺乏的情况普遍存在,所以设计一种结构紧凑且需护理人员少、能适用于室内外阶梯的电动爬楼转运担架车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爬楼梯转运担架车,可以电动爬楼且上楼过程中可使卧躺患者保持水平状态不变,用以减少搬抬担架过程中的人力消耗以及减轻患者的不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爬楼过程中传统担架转运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爬梯转运担架车,包括减振装置,减振装置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下方重点的位置设置有调平装置,调平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行进装置。
减振装置包括躺卧架,躺卧架由纵横分布的支撑杆组成,躺卧架前后两端安装有手把,躺卧架的中部设置有若干横向弹簧,躺卧架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躺卧架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纵向弹簧,这些横向弹簧和纵向弹簧组成非线性结构,采用非线性结构对降低低频振动是有效的,躺卧架通过周围的定位套套接在支撑架上的定位柱上。
横向弹簧和纵向弹簧均设置有八个,所述的定位套和定位柱一一对应。
升降装置包括紧贴支撑架底部的升降台面,升降台面的下方设置有底架,升降台面和底架之间设置有X形支杆。
X形支杆包括两根支撑杆,两根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可旋转不可移动的固定在升降台面的下表面和底架的上表面,另一端保持活动状态,两根支撑杆相互交叉后通过支杆销相互铰接,自由端靠上的支撑杆的下方连接有油缸的自由端,油缸的固定端连接在底架上。
支撑杆的活动端与升降平台的连接处设置有滑轨,支撑杆的末端采用与滑轨相匹配的圆球形,所述油缸和支撑杆通过油缸销相连接,连接杆连接的位置上设置有凹槽,油缸的自由端只能沿支撑杆的径向活动。
调平装置包括底盘,底盘上垂直设置有若干竖直支持杆,相邻的竖直支持杆之间设置有横梁,竖直支持杆之间设置有通过水平连杆连接的支架,水平连杆与支架和竖直支持杆之间都采用铰接连接,所述底盘上固定连接有舵机,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臂Ⅰ的一端,转臂Ⅰ的另一端与转臂Ⅱ的一端铰接,转臂Ⅱ的另一端铰接在横梁上。
行进装置包括底盘前端对称设置的行星轮和后端对称设置的脚轮,行星轮之间设置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依次通过联轴器和主轴连接行星轮,底盘分别通过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连接有脚轮,底盘的前端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依次连接有信息处理器和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翻转电机和舵机的输入端,微控制器连接有电源。
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内部均设置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自由端通过传动齿轮与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上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微型电机连接有微控制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03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