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1737.9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6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仕;居钰清;吴柏涛;林棣伟;周志豪;李佳;林东聪;陈凯伦;郭国伟;陆志欣;徐欣慰;黄嘉豪;李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K9/6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晓娟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用电 行为 分析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采集不同预置区域的用户负荷数据;采用预置离散时间间隔将用户负荷数据离散为时刻点均匀分布的离散负荷数据;根据当前时刻和前一时刻的离散负荷数据计算当前时刻的负荷波动差值;通过负荷波动差值和时刻点构建不同时刻的负荷二元组;根据负荷二元组和负荷阈值进行负荷聚类分析,得到用户用电行为规律。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缺乏针对性、浪费人力物力,且存在调查局限,导致实际得到的结果缺乏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需求侧业务业务的不断推进,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精细分析越来越有必要。分析用户的用电行为,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调峰错峰,安排电力调度,而且可以更精确的进行片区规划,为用户提供各类综合能源服务。现有的技术对用户个体的用电行为进行分析比较少见,通常是通过分析地区负荷曲线,典型用户的负荷曲线来估算和拟合负荷。
用典型用户的负荷曲线及行为习惯进行分析,从大范围来看能得到大致拟合的负荷曲线,但对每个用户而言,无法挖掘其用电行为及用电习惯。传统方法也有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通过询问法了解用户的用电习惯和电器数量功率等信息。然而基于人力物力成本考虑和用户隐私保护角度出发,不可能大规模铺开去询问用户习惯开展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缺乏针对性、浪费人力物力,且存在调查局限,导致实际得到的结果缺乏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法,包括:
采集不同预置区域的用户负荷数据;
采用预置离散时间间隔将所述用户负荷数据离散为时刻点均匀分布的离散负荷数据;
根据当前时刻和前一时刻的所述离散负荷数据计算所述当前时刻的负荷波动差值;
通过所述负荷波动差值和时刻点构建不同时刻的负荷二元组;
根据所述负荷二元组和负荷阈值进行负荷聚类分析,得到用户用电行为规律。
优选地,所述采集不同预置区域的用户负荷数据,之前还包括:
根据用户用电性质对台区用户进行类型划分,得到不同用户用电类型,所述用户用电类型包括居民用户用电、农林渔业用户用电、工业用户用电和商业用户用电;
基于所述用户用电类型,对台区用户进行区域划分,得到预置区域。
优选地,所述采用预置离散时间间隔将所述用户负荷数据离散为时刻点均匀分布的离散负荷数据,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离散负荷数据计算用户一天内的负荷平均值;
根据所述负荷平均值对用户一天内的所述离散负荷数据进行用户用电峰谷划分,所述用户用电峰谷划分的过程为:所述离散负荷数据大于所述负荷平均值的时刻点为用户用电高峰,否则为用户用电低谷。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负荷二元组和负荷阈值进行负荷聚类分析,得到用户用电行为规律,包括:
将所有所述负荷波动差值大于所述负荷阈值的所述负荷二元组划分至用户负荷开启组;
将所有所述负荷波动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负荷阈值的所述负荷二元组划分至用户负荷关闭组;
根据所述用户负荷开启组和所述用户负荷关闭组构建用户用电行为规律列表。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用电行为分析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不同预置区域的用户负荷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1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医用垃圾分类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管道内混合三物质的质量含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