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2458.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9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何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和生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广东法仁律师事务所 44870 | 代理人: | 杜玮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气 炸锅 控制 方法 及其 系统 设备 | ||
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和设备。该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控制该空气炸锅的一空气循环装置,以驱动空气在该空气炸锅的一空气炸腔体内流动;控制该空气炸锅的一空气加热装置,以加热在该空气炸腔体内流动的该空气;以及根据在该空气炸腔体内容纳的待炸物品的重量测量值,对应地调控该空气炸锅的空气炸时间,有助于改善该空气炸锅的空气炸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炸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作为能够利用热空气来进行“油炸”的机器,其主要是利用热空气替代原有煎锅内的热油以加热物品(如薯条、蔬菜、肉或鱼等等之类的食物),并通过热空气带走物品表层的水分以达到油炸的效果。由于空气炸锅不仅能够大幅地消除物品中的油脂,而且还能够保持油炸物品的诸多所需品质(如油炸食物的外观和口感等),因此空气炸锅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关注和喜爱,存在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目前,现有市场上的空气炸锅在烘焙食材时通常存在两种操作模式:第一种操作模式是根据所烘焙的食材种类而直接选择事先设定好的食谱,这种傻瓜式操作模式虽然能大幅地简化用户操作,方便用户使用,但却无法将所有食材的食谱均事先设定好,一般只能选择几种特定的食谱进行设定;第二种操作模式则是用户根据口感需求和经验来手动地设定加热时间和温度,虽然这种模式能够摆脱设定食谱有限的限制,但却严重依赖用户的经验,对于大部分烹饪新手而言是灾难性的,甚至对新使用空气炸锅的烹饪大厨而言,也需要经过多次烘焙尝试才能够获得可观的空气炸效果。
然而,现有市场上的空气炸锅通常都忽略了食材重量对空气炸效果的影响,即一旦食谱选定或加热时间和温度设定好,则不管食材放入了多少,现有的空气炸锅都会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温度、风速以及时间进行空气炸。事实上,不同重量的同一类食材对空气炸时间的需求却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同一类食材的重量不同,其所含的油脂总量和水分总量也是不同的,进而就需要不同的空气炸时间来获得所需的脱脂和脱水效果,才能够获得一致性较高的空气炸效果。
此外,即便是对于相同重量的同一类食材,因其新鲜程度不同而造成含脂量和含水量也不相同,此时如果仍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时间和风速进行烹饪,也难以获得一致的脱脂和脱水效果,使得每次烹饪出的食材的空气炸效果各不相同,难以满足用户对烹饪效果和口感的一致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和设备,其能够调控空气炸锅的空气炸时间,有助于改善所述空气炸锅的空气炸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和设备,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待炸物品的重量来对应地调控所述空气炸锅的空气炸时间,以合理地控制该待炸物品的脱水效果和脱脂效果,从而改善空气炸效果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和设备,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待炸物品的重量来选择性地调控所述空气的最大流动速度,以便控制该待炸物品的脱水速率和脱脂速率。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和设备,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该待炸物品在空气炸过程中的重量流失比值来自动地控制所述空气炸锅的停机时刻,以便在满足用户口感要求的同时,获得一致性较好的空气炸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和设备,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该待炸物品在空气炸过程中的重量流失速度来自动地调控所述空气炸锅的停机时刻,以便获得更好的空气炸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和设备,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能够自动地称重该待炸物品,以自动地设定所述空气炸锅的空气炸时间,便于简化用户的操作,减少误操作的机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和生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和生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2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