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3116.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邱皓川;胡自洁;张海兵;何森航;濮天鸿;田旭;方信维;倪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石创芯(深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26 | 分类号: | H03F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汇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6 | 代理人: | 朱业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放大 电路 | ||
1.一种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和差分放大电路;
所述差分放大电路,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相连,被配置为对射频输入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处理;
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包括并列设置第一放大支路和第二放大支路;
所述第一放大支路包括第一放大晶体管,所述第二放大支路包括第二放大晶体管;
所述第一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二极管电路与所述第二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相位相同;
所述第二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二极管电路与所述第一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二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相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电路包括第一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阳极与所述第二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电路包括第二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阳极与所述第一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的面积与所述第二放大晶体管的寄生电容呈正相关;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放大晶体管的寄生电容呈正相关。
4.如权利要求1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支路还包括第三放大晶体管,所述第三放大晶体管与所述第一放大晶体管串联连接;所述第二放大支路还包括第四放大晶体管,所述第四放大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放大晶体管串联连接;
所述第三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通过第三二极管电路与所述第四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三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相位相同;
所述第三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通过第四二极管电路与所述第四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三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相位相同。
5.如权利要求4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电路包括第三反向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电路包括第四反向二极管;
所述第三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阳极与所述第四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四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四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阳极与所述第三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
6.一种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和差分放大电路;
所述差分放大电路,一端与信号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相连,被配置为射频输入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处理;
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放大支路和第二放大支路;
所述第一放大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放大晶体管和第三放大晶体管;
所述第二放大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放大晶体管和第四放大晶体管;
所述第三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容性电路与所述第一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相位相同;
所述第四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容性电路与所述第二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二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相位相同。
7.如权利要求6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性电路包括第一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二电容性电路包括第二反向二极管;
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阳极与所述第一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四放大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阳极与所述第二放大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6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性电路包括第一非线性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性电路包括第二非线性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石创芯(深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锐石创芯(深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31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氢环境材料检测系统的气体循环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烘箱用高温平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