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联齿轮的淬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3241.5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樊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金鼎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9/32;C21D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周朝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齿轮 淬火 装置 | ||
一种用于双联齿轮的淬火装置,包括平台、设在所述平台上的变压装置、和所述变压装置连接的大感应圈以及小感应圈、设在所述大感应圈以及所述小感应圈内的双联齿轮,所述小感应圈位于所述大感应圈的上方,且所述小感应圈和所述大感应圈同轴,所述双联齿轮包括大齿轮端以及小齿轮端,还包括多个设在所述大齿轮端以及所述小齿轮端之间的热量平衡机构、用于放置所述双联齿轮的升降板、设在所述升降板上用于固定所述双联齿轮的芯轴、设在所述平台上用于顶升所述升降板的顶升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热量平衡机构,实现大齿轮端以及小齿轮端热量的快速传导,保证大齿轮端以及小齿轮端同步加热,使淬火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双联齿轮的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双轮齿轮加热淬火一般采用分联两次加热淬火,中间需要更换感应器,而且双联齿轮大小不一样,需要调整加热淬火参数,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淬火后齿轮表面硬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联齿轮的淬火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双联齿轮的淬火装置,包括平台、设在所述平台上的变压装置、和所述变压装置连接的大感应圈以及小感应圈、设在所述大感应圈以及所述小感应圈内的双联齿轮,所述小感应圈位于所述大感应圈的上方,且所述小感应圈和所述大感应圈同轴,所述双联齿轮包括大齿轮端以及小齿轮端,还包括多个设在所述大齿轮端以及所述小齿轮端之间的热量平衡机构、用于放置所述双联齿轮的升降板、设在所述升降板上用于固定所述双联齿轮的芯轴、设在所述平台上用于顶升所述升降板的顶升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热量平衡机构包括主杆体、对称设在所述主杆体两侧的上斜杆以及下斜杆、连接所述上斜杆以及相对面的所述下斜杆的辅助加固杆,所述上斜杆和所述下斜杆的结构相同,所述辅助加固杆向远离所述主杆体的方向弧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主杆体包括中心段、分设在所述中心段两端的抵持段,所述抵持段的横截面宽度向远离所述中心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上斜杆的第一端横截面为水滴形,所述上斜杆的第二端横截面为圆形,且由所述第一端的水滴形渐变为所述第二端的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上斜杆由所述第一端横截面向所述第二端横截面逐渐变粗。
作为优选,所述上斜杆以及相对面的所述下斜杆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主杆体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斜杆以及相对面的所述下斜杆之间形成有夹角a,其中120°a150°。
作为优选,所述上斜杆远离所述主杆体一端设有弧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板包括中心隔热层、分设在所述中心隔热层两侧的加固层、连接所述中心隔热层以及所述加固层端部的包围隔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顶升机构为伸缩气缸。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热量平衡机构,实现大齿轮端以及小齿轮端热量的快速传导,保证大齿轮端以及小齿轮端同步加热,使淬火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量平衡机构示意图;
图3为上斜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金鼎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金鼎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32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框架核心筒结构超高建筑的钢管梁
- 下一篇:一种网络安全中心运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