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易支付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3541.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4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门小骅;才华;孙权;柴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4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邹雅莹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易 支付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易支付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服务提供端基于用户触发的交易请求,确定交易请求对应的费用收款端;服务提供端确定每个费用收款端对应的子交易;其中,每个子交易中包括子交易的验证信息和子交易的交易内容;交易内容包括费用收款端及支付金额;服务提供端基于各子交易及支付终端的授权码,生成支付请求并发送至支付终端;使得支付终端在确定支付请求中的授权码和各子交易的验证信息通过验证后,分别执行各子交易的交易内容。上述方法可以改善现有医保支付体系的不足,简化医保支付的中间流程,增加医保支付便利性与安全性,提升资金在多个收款端之间结算的效率,改善全民健康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易支付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三代电子社保卡的支付功能包括缴纳社保与医保支付两方面,其中,医保支付功能主要是通过医保电子凭证来实现的。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都纷纷在自己的平台上提供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的功能,并积极探索以医保电子凭证为基础的支付服务,布局医疗健康产业。
就目前医保支付体系来说,人们可以通过出示刷录医保电子凭证,在医院支付诊疗费,在药店支付药费等;相比于过去人们去医院看病、药店买药等,需要携带身份证、医保卡、银行卡等多张卡片来说,只需要携带手机并展示医保电子凭证即可以完成支付,极大地提高了医疗医保的便利性。但医院或药店还要将收到的款项中的部分向医疗器械厂支付器材租金、向药企支付药品成本等,医院的中间转账结算导致医保支付的效率低且医保费用流转监管难。因此,亟需一种交易支付的方法及装置,改善现有医保支付体系的不足,简化医保支付的中间流程,增加医保支付便利性与安全性,提升资金在多个收款端之间结算的效率,改善全民健康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易支付的方法及装置,改善现有医保支付体系的不足,简化医保支付的中间流程,增加医保支付便利性与安全性,提升资金在多个收款端之间结算的效率,改善全民健康服务。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易支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服务提供端基于用户触发的交易请求,确定所述交易请求对应的费用收款端;所述服务提供端确定每个费用收款端对应的子交易;其中,每个子交易中包括子交易的验证信息和子交易的交易内容;所述交易内容包括费用收款端及支付金额;所述服务提供端基于各子交易及支付终端的授权码,生成支付请求并发送至所述支付终端;使得所述支付终端在确定所述支付请求中的所述授权码和所述各子交易的验证信息通过验证后,分别执行所述各子交易的交易内容。
上述方法中,用户触发的交易请求中包含该交易的订单信息,该订单信息中包含该交易的各费用收款端和各费用收款端的收款比例等信息。服务提供端根据订单信息和订单信息对应的各费用收款端和各费用收款端对应的收款比例,将原始交易自动拆分,针对每个费用收款端生成一个子交易,进一步根据各子交易生成支付请求,发送至费用付款端完成支付。如此,根据该交易的订单信息,以及该订单信息中的各费用收款端和各费用收款端的收款比例等信息,直接向各费用收款端支付。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支付技术虽然支持多类账户协同支付(如,医保部分由医保账户支付、自费部分由银行账户、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但费用收款端通常唯一,即,无法为存在多个费用收款端的交易,直接针对各费用收款端进行资金结算。也就是说,现有支付技术只存在一个费用收款端,由该费用收款端收款后,再由该费用收款端向其他费用收款端(业务相关方)转账;因此,相比于现有支付技术来说,本发明可以按需灵活设置多个费用收款端,并在交易时直接向各费用收款端支付,来减少中间转账环节,避免资金截留,加快结算效率。另外,每个费用收款端对应一个子交易,使得费用付款端可以清楚获知向对应费用收款端支付的费用,便于费用付款端准确快速的支付费用;且若需要对平数据时,可以清楚获取对应费用收款端的子交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3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