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佛手瓜嫩梢的丰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3801.7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荣;黎瑞君;陈之林;孙长青;刘炼;文林宏;张朝君;谭国飞;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贵州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博 |
地址: |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佛手 瓜嫩梢 丰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佛手瓜嫩梢的丰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厢,在厢两侧立支撑柱,并在支撑柱上搭“井”字架覆盖厢面顶部空间;引蔓上架并及时摘心;采摘。本发明通过开厢、搭架栽培利于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佛手瓜嫩梢质量和产量,可防止佛手瓜藤间长出须根,影响品质;采取搭“井”字型平架的搭架方式,使佛手瓜藤生长在一个平面上,利于佛手瓜嫩梢在架上快速生长,抑制杂草;搭架、且厢与厢间留有过道,利于工人采收,比匍地栽培减少弯腰和打理藤蔓采摘过程,大大提高了整理、采摘效率,还利于进行相关的农事操作。本发明产量达到5000~6000斤/亩,且减少了劳动力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佛手瓜嫩梢的丰产方法。
背景技术
佛手瓜(Sechium edule),又名千金瓜、隼人瓜、安南瓜、寿瓜、丰收瓜、洋瓜、合手瓜、捧瓜、土耳瓜、棚瓜、虎儿瓜等,是一种葫芦科佛手瓜属植物,其果实、嫩茎和花叶均可食用,一般可用炒食、凉拌、腌制等方法制作菜肴。佛手瓜的嫩梢,台湾标称之为“龙须菜”,是一种夏淡时期上市的无污染保健蔬菜。1996年徐伟杰等测定了佛手瓜嫩蔓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00g鲜佛手瓜嫩蔓中含葡萄糖106.26mg,果糖35.97mg,蔗糖204.80mg,淀粉1810.16mg,粗蛋白2.05g,粗脂肪0.95g,粗纤维1.48g,Vit.B10.014mg,Vit.C 19.168mg,类胡萝卜素1.407mg,总氨基酸1852.02mg,K 340.40mg,Ca 49.96mg,Mg 36.04mg,P104.51mg,Na 2.75mg,Zn 0.95mg,Fe 1.24mg,Mn 0.36mg,Cu 0.22mg;佛手瓜嫩蔓是一种营养丰富、鲜甜可口、具有良好保健作用的蔬菜。
然而,在当前的佛手瓜嫩梢栽培中,通常采用建高畦匍地栽培,期间管理和采收时都需要人工弯腰理蔓,采摘效率低;且作为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大量藤蔓匍匐地面易产生病虫害,并引起杂草丛生,容易在藤间长出须根影响采食品质;另外,匍地栽培也不利于如施肥、灌溉、除草、行间松土等相关农事操作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佛手瓜嫩梢的丰产方法,解决当前佛手瓜嫩梢产量低、品质差、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佛手瓜嫩梢的丰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厢,在厢两侧立支撑柱,并在支撑柱上搭“井”字架覆盖厢面顶部空间;引蔓上架并及时摘心;当侧枝长到50~60cm时,开始采摘佛手瓜嫩梢,采摘嫩梢长度20~25cm,基部留1~2节,茎节上的须未卷曲。
优选的是,所述开厢宽1.4~1.6m,所述厢间留有过道,所述过道宽0.7~0.9m。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柱地面以上高度为0.7~0.9m,柱距1.4~1.8m,每亩立支撑柱180~200根。
优选的是,所述搭“井”字架后在架上进行拉网覆盖。
优选的是,所述引蔓上架为当佛手瓜长出藤蔓后引导藤蔓上架,对其进行上架整理及清理。
更优选的是,所述整理为藤蔓上架后向不同方向进行分蔓,使架上藤蔓分布均匀;所述清理为对发黄、发病、发生虫害的藤蔓或叶片进行采摘,清理出田间,集中销毁。
优选的是,所述摘心为主蔓上架长至25~30cm时进行摘心,选留子蔓,子蔓上架后长至25~30cm时进行摘心,选留孙蔓。
优选的是,所述采摘佛手瓜嫩梢为每隔2~3天采收1茬,进入盛产期时,每1天采收1茬。
优选的是,佛手瓜选择绿皮、瓜皮无刺的佛手瓜品种。
优选的是,丰产方法还包括施肥管理,开厢时施有机肥1.0~1.2吨/亩,采摘期施肥肥料为氮磷钾为15-15-15的低氯复合肥,每次施肥18~22kg/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贵州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贵州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3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印制线板的AI视觉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野地急救夜晚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