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浦被动调Q激光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3807.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9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敏;许昌;邹跃;涂玮;薄勇;彭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94 | 分类号: | H01S3/094;H01S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激光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泵浦被动调Q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源(1)、激光谐振腔(2)和泵浦光整形耦合装置(3),所述激光谐振腔(2)包括沿光轴依次设置的全反射镜(21)、激光增益介质、被动调Q晶体(23)和输出镜(24);所述被动调Q晶体(23)上设置有冷却装置(4),冷却装置(4)用于对被动调Q晶体(23)进行散热。本申请通过在被动调Q晶体(23)上增设冷却装置(4),对被动调Q晶体(23)进行散热,保持被动调Q晶体(23)的温度,使其承受更高的腔内激光功率密度,从而实现应用于大功率的板条激光器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浦被动调Q激光器。
背景技术
LD泵浦被动调Q激光器是获得高重复频率、大峰值功率、窄脉冲激光输出的重要技术。在中小功率固体激光器件中,被动调Q技术以其价格低廉、运转可靠和结构简单等优点而获得了广泛应用,其身影遍布了医疗、打标、光纤激光和测距等各个应用领域。
目前现有相关技术方案中,泵浦光经过泵浦耦合系统进入激光增益介质内,被动调Q激光器位于激光增益介质后面,吸收部分激光增益介质发出的受激辐射,从而产生激光脉冲输出,由于被动调Q激光器吸收激光增益介质发出的受激辐射,被动调Q激光器内的晶体吸收高功率密度的激光使温度升高,晶体不断吸热而内部产生应力,容易导致晶体损坏,因此被动调Q激光器由于散热问题大多只能用于低功率的固体激光器件中。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被动调Q激光器,为解决现有的大尺寸板条激光器无法调Q运转的问题。常规被动调Q激光器只能用于低功率的固体激光器件,通过在被动调Q晶体上增设冷却装置,用于对被动调Q晶体进行散热,保持被动调Q晶体的温度,承受更高的腔内激光功率密度,从而实现应用于大功率的板条激光器中。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提供了一种泵浦被动调Q激光器,包括:泵浦源,用于产生激光泵浦;激光谐振腔2,设置于泵浦源的一侧,用于对其内的激光形成振荡;泵浦光整形耦合装置3,位于泵浦源和激光谐振腔2之间,用于将泵浦源产生高的功率泵浦光整形耦合进激光谐振腔2内;所述激光谐振腔2包括沿光轴依次设置的全反射镜21、激光增益介质、被动调Q晶体23和输出镜24;所述被动调Q晶体23上设置有冷却装置4,冷却装置4用于对被动调Q晶体23进行散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浦源产生的激光通过泵浦光整形耦合装置进行整形,泵浦光进入到激光谐振腔的激光增益介质内,激光在全反射镜和输出镜之间形成激光振荡,并在被动调Q晶体调制作用下形成调Q脉冲激光输出,采用冷却装置对被动调Q晶体进行冷却,使被动调Q晶体进行散热,保持被动调Q晶体的温度,因此被动调Q晶体可以承受更高的腔内激光功率密度,得到更高功率的调Q激光输出,由此应用于大功率的板条激光器中。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且可通水冷却的第一微通道换热器和第二微通道换热器,所述被动调Q晶体位于第一微通道换热器和第二微通道换热器之间且被夹持固定,所述被动调Q晶体上不透光的侧面与第一微通道换热器和第二微通道换热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微通道换热器的第一热沉和用于固定第二微通道换热器的第二热沉,所述第一热沉上设置有用于和第一微通道换热器的微通道形成第一流动通道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
所述第二热沉上设置有用于和第二微通道换热器的微通道形成第二流动通道的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被动调Q晶体设置为板条状结构,所述被动调Q晶体上不透光的侧面与第一热沉和第二热沉之间相接触固定。
优选的,所述被动调Q晶体为大尺寸可饱和吸收体,其包括Cr:YAG,其通光口径大于该激光器振荡光的最大光斑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3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程序更新方法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降低镍精矿中镁含量的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