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边协同配电物联网业务差异化分流配置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3886.9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7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悦;周超群;梁子龙;于乔;于强;王林峰;陈先凯;刘术波;田振业;王明涛;李志超;张陶;李晨;解志鹏;许志亮;刘鹏;赵会亮;王超;赫志远;孙晓兰;赵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配电 联网 业务 异化 分流 配置 方法 系统 | ||
本公开提出了云边协同配电物联网业务差异化分流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不同配电物联网业务应用对不同云边服务节点需求的差异构建对应的参数集;基于该参数集进行共性指标提取和子指标解析,获取不同级别的业务需求指标并确定业务需求指标权重;将业务需求指标权重与云边节点服务能力逐层加权求和,得到适配度参数;根据适配度参数,将配电物联网业务分流至不同云边服务节点,进行配电物联网整体业务的分配。实现配电物联网业务与不同云边服务节点的最佳适配,保证业务数据均衡合理的分流到云边服务节点,达到配电物联网整体业务处理能力的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配电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云边协同配电物联网业务差异化分流配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当前,配电业务数据通过终端设备汇总至边缘数据中心,再由边缘数据中心传输至中心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配电物联网业务处理。随着配电物联网应用需求日益增长,网络中部署的配电终端数量剧增,设备节点的业务量趋于饱和,大量配电业务数据持续地汇入中心云端服务器加剧了电力通信骨干网和核心网的通信压力,容易造成网络的拥堵,丢包率和时延增加,大幅降低配电物联网业务处理效率。云边协同业务分流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其通过合理的计算任务卸载机制,将边缘服务器的灵活性与云中心的强大计算能力结合,大幅缓解现有的带宽资源短缺、信道容量不足、丢包率和时延明显等问题。
然而,云边协同业务分流在实际配电物联网应用场景下还面临以下问题:
1)配电物联网涉及业务灵活多样,例如局放检测、设备在线测温、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精准负控等,各业务应用对于采集、通信、安全性、可靠性等需求各异。传统配电网建设中,配电业务与通信技术的适配过程仅为简单地根据时延、带宽需求和建设成本等进行技术选型,适配指标不够全面,难以准确表述配电物联网业务的差异化应用需求。
2)不同边缘服务节点和云服务节点服务能力各异,而传统云边协同的业务分流方法没有将云边服务节点的差异化服务能力以及配电物联网业务与云边服务节点的适配性纳入综合考量范围,使配电物联网业务数据分流不均匀,无法做到把业务数据合理分流给云中心和边缘节点上,最终导致负载失衡、拥塞和丢包率上升。如何衡量配电物联网业务差异化需求,选择适配程度高的云边服务节点完成任务分流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云边协同配电物联网业务差异化分流配置方法,最终完成各配电物联网业务对不同云边服务节点的最佳适配方案,达到任务分流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公开了云边协同配电物联网业务差异化分流配置方法,包括:
基于不同配电物联网业务应用对不同云边服务节点需求的差异构建对应的参数集;
基于该参数集进行共性指标提取和子指标解析,获取不同级别的业务需求指标并确定业务需求指标权重;
将业务需求指标权重与云边节点服务能力逐层加权求和,得到适配度参数;
根据适配度参数,将配电物联网业务分流至不同云边服务节点,进行配电物联网整体业务的分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根据配电物联网的差异化业务需求和应用场景提取共性特征,形成一级适配指标,具体包括基本通信性能指标和业务承载网性能指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子指标解析包括对各个一级适配指标进行分解,形成若干级子指标,直至最底一级子指标为直接通过量化检测或定性评估获得指标值的子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38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