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幕检测方法、屏幕检测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4041.1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5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36;B07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钲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2 | 代理人: | 李志新;刘亚平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幕 检测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屏幕检测方法、屏幕屏幕检测装置及存储介质。屏幕检测方法,应用于屏幕检测装置,所述屏幕检测装置包括可移动视觉系统,所述可移动视觉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同轴光源以及条形平行光源,所述屏幕检测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屏幕检测装置被触发进行屏幕检测,控制所述同轴光源以及所述条形平行光源形成组合光源,并对待测屏幕表面进行照射;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组合光源在所述待测屏幕表面的照射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检测图像;将所述检测图像发送至图像处理设备进行屏幕检测,并接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发送的屏幕检测结果。通过本公开可以实现对柔性屏的凹坑和/或压痕等较为隐蔽的外观缺陷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屏幕外观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检测方法、屏幕检测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终端的硬件结构不断更新迭代。其中,具有屏幕可折叠特性的柔性屏终端,因为其携带便捷等特点备受用户青睐,也成为了目前的主流。
相关技术中,在柔性屏或柔性屏终端出厂前,通常需要对柔性屏的外观平整度进行检测,以防止存在外观平整度缺陷的柔性屏流入市场。相关技术中,可以识别例如划痕、毛刺或折痕等较为明显的外观平整度缺陷,但无法识别例如凹坑或压痕等较为隐蔽的外观平整度缺陷。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屏幕检测方法、屏幕检测装置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屏幕检测方法,应用于屏幕检测装置,所述屏幕检测装置包括可移动视觉系统,所述可移动视觉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同轴光源以及条形平行光源,所述屏幕检测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屏幕检测装置被触发进行屏幕检测,控制所述同轴光源以及所述条形平行光源形成组合光源,并对待测屏幕表面进行照射;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组合光源在所述待测屏幕表面的照射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检测图像;将所述检测图像发送至图像处理设备进行屏幕检测,并接收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发送的屏幕检测结果。
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同轴光源以及所述条形平行光源形成组合光源,对待测屏幕表面进行照射,包括:控制所述同轴光源发射第一照射光,并控制所述条形平行光源发射第二照射光,由所述第一照射光和所述第二照射光共同对待测屏幕表面进行照射;其中,所述第一照射光的波长为至少包括红外光波长范围内的波长,所述第二照射光的波长为至少包括蓝光波长范围内的波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形平行光源包括多个条形平行光源;将所述检测图像发送至图像处理设备进行屏幕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若确定所述检测图像的清晰度不满足预设图像清晰度,调整所述多个条形平行光源中的部分条形平行光源,并重新采集检测图像。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移动视觉系统中还包括背光源,所述屏幕检测方法还包括:开启所述背光源,控制所述背光源照射所述待测屏幕;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背光源在所述待测屏幕表面的照射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检测图像。
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图像采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可移动视觉系统当前所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预设光线强度阈值。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屏幕检测结果为合格,将所述待测屏幕送入组装工站;响应于所述屏幕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将所述待测屏幕取出并放置于不合格产品流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屏幕检测方法,应用于图像处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屏幕检测装置发送的检测图像,所述检测图像为所述屏幕检测装置的图像采集装置在同轴光源以及条形平行光源形成的组合光源在所述待测屏幕表面的照射区域采集的图像;确定所述检测图像的灰度图像;基于一阶微分算子以及二阶微分算子对所述灰度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所述检测图像对应缺陷区域的屏幕检测结果;将所述屏幕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屏幕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0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