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向循环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所用环形电极丝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4180.4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恩涛;邱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1/04 | 分类号: | B23H1/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循环 电火花 切割 所用 环形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循环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所用环形电极丝的制备方法,属于线切割工艺技术领域,克服了单向循环走丝过程中所产生的断丝、错丝问题,并提高环形电极丝的质量,从而有效进行单向循环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极丝按照顺序或逆序,根据绞入系数表选择合适的绞入系数,从而计算得出节距绞合缠绕,绞合长度随走丝系统而定,然后用钎焊将接口处焊接,得到多根电极丝捻合在一起形成单根环形绞合电极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切割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向循环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所用环形电极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单向无限循环走丝是由俄家齐于2014年首度提出的一种新型走丝方式。单向无线循环走丝方式采用环形电极丝,即电极丝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环,沿一个方向进行无限循环运动,因此可以无限循环地使用电极丝,无需换向。
高速往复走丝至今为止仍无法消除其易产生黑白条纹、加工精度较低的问题。单向循环走丝方式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走丝模式,是线切割行业的一次革新。单向循环走丝方式综合了低速单向走丝和往复循环快走丝的长处,并力图避免它们的缺点。具有加工定位精度高、电极丝张力控制精确、无切割条纹、加工精度高、电极丝损耗小、电极丝放电效率高、时间利用率高、可切割大厚度工件的优点。因此,此方式在总体加工效率、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提升。
但目前为止研制出的单向循环走丝线切割机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环形丝的质量问题,根据现有的焊接方案所研制出的环形丝,质量无法达到正常水平,因此无法运用于正常加工。其次,环形丝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轴承、导向机构等原因,存在打滑、断丝和错丝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单向循环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所用环形电极丝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克服单向循环走丝过程中所产生的断丝、错丝问题,并提高环形电极丝的质量,从而有效进行单向循环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向循环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所用环形电极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极丝按照顺序或逆序,根据绞入系数表选择合适的绞入系数,从而计算得出节距进行绞合缠绕,绞合长度随走丝系统而定,然后用钎焊将接口处焊接,得到多根电极丝捻合在一起形成环形绞合电极丝。
以上所述方法中,所述电极丝绞合可采用一根电极丝先缠绕成环形,此时有一个交点,将交点处以外的丝线和环形进行捻合,形成绞合丝,在首尾端再次相交时,首尾相接处留有一定间隙,此时绞合丝只有一个接触点,运用钎焊将首尾进行焊接,研制出环形切割丝;运用单根电极丝先缠绕成环形再进行绞合焊接而研制出环形切割丝,由于先缠绕成环形再进行绞合,因此第一圈电极丝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绞合电极丝的强度,而且只有一个焊接点,此时焊接点起到了连接作用,因此焊接点处的要求大大降低,由此提高了环形电极丝的强度;
采用一根电极丝进行捻合形成绞合丝时,先将电极丝缠绕成环形,此时有一个接触点,可将此接触点和电极丝的首尾其中一端进行固定,用另一端与环形进行绞合,从而形成环形绞合丝;
采用一根电极丝进行捻合形成绞合丝时,先将电极丝缠绕成环形,此时有一个接触点,将此接触点进行固定,首尾两端均与环形进行绞合,从而形成环形绞合丝;
运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电极丝绞合而成的绞合丝,将其首尾相接,此时首尾相接处留有一定间隙,运用钎焊将首尾进行焊接,研制出环形切割丝;
运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电极丝绞合而成的绞合丝,可分别将其首尾绞合处进行退绞,各留出一根单丝,再将首尾相接,此时首尾各有一根单丝,将首尾处的单丝进行绞合,此时有两个接口处,两端接口间已进行绞合,因此可以提高绞合丝的强度,运用钎焊将接口处进行焊接,研制出环形切割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