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井带压下油管作业暂时封堵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4954.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8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唐诗国;吕川峣;杨航;王强;李国;王宇;王晓娇;严俊涛;王柯;杨海;易德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井 压下 油管 作业 暂时 封堵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井带压下油管作业暂时封堵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石油工业井下工具技术领域。该气井带压下油管作业暂时封堵的装置包括外筒、限位卡环、内滑套、可溶支撑环、弹性件、垫环和密封圈。限位卡环、内滑套、可溶支撑环和垫环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在外筒内,且限位卡环和垫环均与外筒可拆卸连接;弹性件位于可溶支撑环和外筒之间的间隙中;弹性件一端连接内滑套,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垫环;可溶支撑环被配置为能够被解堵液所溶解,使得内滑套向下滑动至内滑套不再封堵外筒上过流孔;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外筒和内滑套之间的间隙。该气井带压下油管作业暂时封堵的装置结构简单可靠,不产生井下落物,避免了井筒堵塞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工业井下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井带压下油管作业暂时封堵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气井带压下油管作业是一种在井口有压力的条件下利用作业机进行油管下入的作业方式。区别于传统压井条件的油管下入作业,带压下油管作业不使用压井液,避免了对产层的污染,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气井产能,同时也消除了对地面环境的污染。
气井带压下油管作业时,将堵塞装置安装于入井第一根油管的下端,是保障气井带压下油管作业的关键。气井带压下油管作业时暂时封堵所用的堵塞装置,采用破裂盘作为释压装置。当油管下入到位之后,利用地面泵车或制氮车等大型设备向油管内加压,从而压裂破裂盘使堵塞装置解除对油管的封堵。
相关技术中油管堵塞装置的破裂盘多为陶瓷,破裂盘在油管下入作业过程中因震动或碰撞可能导致陶瓷破碎而使油管堵塞装置失效,存在安全风险;油管堵塞装置下入到位后,需要利用地面泵车或制氮车等大型设备向油管内加压将堵塞装置打开而建立生产通道,工艺过程复杂,成本投入高;堵塞装置打开后,会产生陶瓷碎片掉落井内,可能引起井筒堵塞,给气井后续的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井带压下油管作业暂时封堵的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堵塞装置的破裂盘存在安全风险、投入成本高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井带压下油管作业暂时封堵的装置,所述气井带压下油管作业暂时封堵的装置包括:外筒、限位卡环、内滑套、可溶支撑环、弹性件、垫环和密封圈;
其中,所述限位卡环、所述内滑套、所述可溶支撑环和所述垫环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在所述外筒内,且所述限位卡环和所述垫环均与所述外筒可拆卸连接;
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可溶支撑环与所述外筒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内滑套,所述弹性件另一端连接所述垫环;
所述可溶支撑环被配置为能够被解堵液所溶解,使得所述内滑套向下滑动至所述内滑套不再封堵所述外筒上过流孔;
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外筒和所述内滑套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所述外筒的上部有内螺纹。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上部销钉;
所述限位卡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状销钉槽;
所述上部销钉贯穿所述外筒的壁伸入至所述第一环状销钉槽内。
可选地,所述内滑套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连接的上连接部、封堵部和下连接部;
一组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外筒之间,另一组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下连接部和所述外筒之间;
所述封堵部用于封堵所述外筒上的所述过流孔。
可选地,所述可溶支撑环的高度为所述弹性件的有效拉伸长度。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的材质为耐酸和耐盐腐蚀的金属。
可选地,所述可溶支撑环的侧壁上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可溶支撑环的材质为镁基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