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导电喷涂的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特征的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8760.0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潘东江;李治国;卢高明;陈雪峰;温时雨;张理蒙;杨延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联群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导电 喷涂 隧道 围岩 表面 裂隙 发育 特征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电喷涂的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特征的监测方法,属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旨在表征围岩失稳的关键前兆特征。通过布设微裂隙纵向测线、环向测线,并喷涂导电胶,用电线将围岩表面喷涂的导电胶、电池、指针电子钟串联,并记录指针电子钟的起始时刻;当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时,指针电子钟的停止时刻与起始时刻的差值,即为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时间。同时根据微裂隙纵向测线和环向测线上指针电子钟的停止时刻,即可判断微裂隙发育方向。其方法操作简易,测量精确度高、材料成本低、人工成本低,为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估、控制时机提供了现场数据支持,有效解决了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特征监测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适用于表征围岩失稳的关键前兆特征的导电喷涂的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特征的监测方法,属岩土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成岩、构造运动及其他外部营力的作用,岩体中一般具有张开度小于1mm的宏观和微观裂隙,外部营力改变,裂隙周边特别是端部,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进而在缝端开始破坏。微裂缝逐渐扩展、累积最终也可能演变成宏观裂缝。例如锦屏二级水电站,由于开挖卸荷及围岩应力重调整作用,在侧壁浅部位围岩中生成小角度进平行洞壁张拉裂隙,较深部位生成具有一定弧度的剪切裂隙。由于岩体微裂隙隐蔽性强、潜在危害性大,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信息是隧道危石垮塌等灾害的关键前兆特征,其发育时间、发育方向监测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超声波波速仪、地质雷达、微震监测系统等设备测试隧道浅表围岩质量。全站仪价格较为便宜,但只能分析隧道围岩表面收敛;三维激光扫描仪能够全方位对隧道的变形进行监测,但价格昂贵,且无法识别隐蔽性强的岩体微裂隙;超声波波速仪、地质雷达等能够监测隧道围岩松动圈,对围岩表面裂隙无法表征,且价格也昂贵。微震监测是通过监测岩体破裂产生的震动或其他物体的震动,对监测对象的破坏状况、安全状况等作出评价,价格昂贵且无法区分微裂隙和宏观裂隙。现场施工人员也能对隧道围岩表面宏观裂隙进行地质素描,但很难发现隐蔽性强的微裂隙,且工作量繁重,往往错过微裂隙发育时间。所以亟需一种方法解决上述监测手段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测量精确度高、安全可靠、效果好的基于导电喷涂的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特征的监测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导电喷涂的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特征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隧道开挖后,在隧道围岩表面沿平行掘进方向,间隔布置多条微裂隙纵向测线,向多条微裂隙纵向测线位置处围岩表面及时喷涂导电胶,同时在多条微裂隙纵向测线之间的隧道围岩表面间隔布置多条微裂隙环向测线,并在多条微裂隙环向测线位置处围岩表面沿隧道环向分段喷涂导电胶;
b.分别用电线将多条微裂隙纵向测线和多条微裂隙环向测线位置处围岩表面喷涂的导电胶与电池和指针电子钟串联在一起,并记录指针电子钟的起始时刻;
c.当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时,附着在围岩浅表的导电胶也随之破裂,造成指针电子钟的线路断路,记录指针电子钟的停止时刻;
d.通过在围岩表面布设的微裂隙纵向测线和环向测线,根据测线上指针电子钟的不同停止时刻,判断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的主体方向,指针电子钟的停止时刻与起始时刻的差值,即为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时间;
若微裂隙纵向测线上的指针电子钟停止,即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的方向为垂直于掘进方向;
若微裂隙环向测线的指针电子钟停止,即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的方向为平行于掘进方向。
所述的导电胶的平均粒径约1μm,喷涂的导电胶主体附在围岩表面,部分导电胶进入微裂隙中,当隧道围岩表面微裂隙发育时,附着在围岩浅表的导电胶随之破裂,对张开度小于1mm的微裂隙发育时间精准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8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