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管网系统运行参数优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8775.7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3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星;朱建鲁;胡其会;孙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惟真智能管网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111/04;G06F113/1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管网 系统 运行 参数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管网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管网系统运行参数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管网系统日常运行参数数据,S2、建立参数优化模型,参数优化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S3、根据日常运行参数数据,确定的管网系统的目标函数值和约束条件值,S4、对第i个送气泵进行排量优化;本发明通过从管网系统日常运行参数存储设备内获取参数数据并剔除赘余,能够有效的提高参数数据的有效性,通过设置的目标函数,结合了管道系统中送气泵的数量、送气泵的送气量、送气泵的扬程、送气泵的效率和送气泵的电机效率,实现对管网系统运行状态的数字化计算,能够实现对整个管网系统的优化,实现安全的管网系统扩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网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管网系统运行参数优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燃气管网系统是利用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是陆地上大量输送天然气的方式,燃气管网系统将油气井采出的天然气通过与油气井相连接的各种管道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网络输送到不同地区的不同用户,一个完整的管道燃气输送系统从油气井到用户之间设置多个送气泵,通过送气泵实现燃气的输送。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103886389A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基于多头绒泡菌仿生算法的城市燃气管网自动优化方法》,上述专利文件所提供的优化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化效果,但是其仅仅优化替代路径,无法实现对管网系统的整体优化,同时,无法提供安全的管网系统扩建优化,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研发基于管网系统运行参数优化的方法,仍是管网系统优化技术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在于提供基于管网系统运行参数优化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从管网系统日常运行参数存储设备内获取参数数据,方便实现对参数数据的获取,并通过将获取的参数数据进行赘余剔除,能够有效的提高参数数据的有效性,提高了后续对管网系统进行优化的准确性,通过设置的目标函数,结合了管道系统中送气泵的数量、送气泵的送气量、送气泵的扬程、送气泵的效率和送气泵的电机效率,实现对管网系统运行状态的数字化计算,由送气泵排量约束、供气量与送气量平衡约束以及送气压力约束构成约束条件,能够实现对整个管网系统的优化,实现安全的管网系统扩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管网系统运行参数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管网系统日常运行参数数据。
S2、建立参数优化模型,参数优化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S3、根据日常运行参数数据,确定的管网系统的目标函数值和约束条件值。
S4、对第i个送气泵进行排量优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从管网系统日常运行参数存储设备内获取参数数据,方便实现对参数数据的获取,并通过将获取的参数数据进行赘余剔除,能够有效的提高参数数据的有效性,提高了后续对管网系统进行优化的准确性,通过设置的目标函数,结合了管道系统中送气泵的数量、送气泵的送气量、送气泵的扬程、送气泵的效率和送气泵的电机效率,实现对管网系统运行状态的数字化计算,由送气泵排量约束、供气量与送气量平衡约束以及送气压力约束构成约束条件,通过设定送气泵排量约束保证优化后的送气泵能够满足排量要求,通过供气量与送气量平衡约束,能够保证优化后的管网系统能够满足设定的总排量要求,通过送气压力约束,使得优化后的送气泵能够保证正常的送气,能够实现对整个管网系统的优化,实现安全的管网系统扩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步骤S1中,获取管网系统日常运行参数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S101、从管网系统日常运行参数存储设备内获取参数数据。
S102、将获取的参数数据进行赘余剔除,获得最终日常运算参数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惟真智能管网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惟真智能管网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87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