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气储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的蓄热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9201.1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0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孟良;苏灿;李铁成;胡雪凯;杨鹏;杨少波;曾四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F22B1/02;F24D3/10;F24F5/00;F24S10/50;F24S30/20;F24S30/425;F24S60/1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050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气 多能 互补 热电 系统 及其 蓄热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气储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的蓄热模块,光气储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蓄热模块包括壳体,设有入口管和出口管;固定板将壳体内腔分成第一保温腔室和第二保温腔室,第一保温腔室中设有蓄热材料,第二保温腔室中填充有多孔介质材料;两个分散管分别与入口管和出口管连通,以及多个连通管,连通管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连通管两侧均设有蓄热材料;入口管中设有圆盘,圆盘直径小于入口管直径,壳体上设有第一角度调节机构。本发明提供的蓄热模块中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调节圆盘与入口管之间的角度,即可通过改变单位时间内进入蓄热模块的相变介质的流量,改变蓄热模块的蓄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量互补冷热电联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气储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的蓄热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使得微电网系统兴起,现有微电网系统可以实现并网模式和离网模式之间自由切换,但是微电网系统一般只能满足用户用电需求,而不能满足用冷、用热需求。目前通过光能、燃气能等多能互补系统,可以满足对传统用户的对冷、热、电负荷的需求,但是由于目前光气储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相变介质在进入蓄热模块时,流通管道截面大小不变,使得相变介质进入蓄热模块时的流量为恒定值,故无法确定单位时间内不同流量的相变介质进入蓄热模块时,对蓄热模块的蓄热效果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调节相变介质流入的光气储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的蓄热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气储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蓄热模块,包括:
壳体,设有供高温相变介质流入的入口管和流出的出口管;
固定板,将所述壳体分成第一保温腔室和第二保温腔室,所述第一保温腔室中设有用于对所述高温相变介质保温的蓄热材料,所述第二保温腔室中填充有用于对所述高温相变介质进行二级保温的多孔介质材料;
两个分散管,分别与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出口管连通,连通所述入口管的所述分散管用于将进入所述入口管内的高温相变介质分散到所述蓄热腔室中,连通所述出口管的所述分散管用于将所述高温相变介质聚拢至所述出口管;以及
多个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用于接收所述分散管中的高温相变介质,所述连通管两侧均设有蓄热材料;
所述入口管中设有与所述入口管转动连接的圆盘,所述圆盘直径小于所述入口管直径,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圆盘与所述入口管轴线间的角度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以调节所述入口管供所述高温相变介质流入时的截面大小,以调节单位时间内高温相变介质流入所述蓄热模块的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包括:
连接柱,与所述圆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可沿垂直于所述入口管轴线方向转动,所述连接柱伸出所述入口管,所述连接柱设有多边形内孔;以及
限位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限位组件位于所述连接柱的伸出侧,所述限位组件设有与所述连接柱的所述内孔卡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壳体沿平行于所述连接柱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滑出卡接于所述连接柱的内孔后,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柱的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限位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连接柱伸出侧,所述限位座设有开口朝向所述连接柱的腔体,所述腔体可供所述限位块沿平行于所述连接柱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限位块一端与所述腔体底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座上沿垂直于所述限位块移动方向上设有贯穿所述腔体的盲孔,所述限位块设有与所述盲孔对应的通孔;以及
连接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块上的通孔和所述腔体,以使所述限位块压缩弹簧,当所述连接限位杆抽出后,所述限位块可沿平行于所述连接柱轴线方向从所述腔体中滑出,卡接于所述连接柱的所述内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9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卡簧的高效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