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结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0211.7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别社安;张佩良;丁文智;何福渤;肖纪升;褚严春;易振;田欣;杨立红;费文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港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6 | 分类号: | E02D31/06;E02D27/52;E02D27/42;E02D27/44;E02D5/60;A01K61/65;A01K61/6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梦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基础 冲刷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采用运输船将与海上风电基础的尺寸相适应的护筒(2)以及护底层(3)运输至施工场地并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结构;其中,
护筒(2)为预制为一个整体的筒体结构或预制为均匀分布为多节的分体式筒体结构,筒体的内径满足能够将形成海上风电基础的全部风电桩(1)内置于筒体内侧,且护筒(2)的上部侧壁厚度大于其下部侧壁厚度;护底层(3)由柔性支撑网(3a)和铺设在柔性支撑网(3a)上表面的至少一层土工布构成;护底层(3)的外径与护筒(2)的外径一致,其上开设有与形成海上风电基础的风电桩(1)的数量及位置相适应的通孔,且各通孔的内径与各风电桩的外径一致;柔性支撑网(3a)固定在护筒顶面上,土工布固定在柔性支撑网(3a)的上表面上;在护底层(3)的各通孔的边缘处均沿轴向向上延伸形成有一圈护桩层;护桩层的结构与护底层(3)结构相同且与护底层(3)一体成型;
S2、利用起重船吊机连接护筒(2)顶端外壁上沿周向均布设置的四个吊耳(7),起吊护筒(2)及护底层(3)构成的整体结构至海上风电基础上方并保持护底层(3)上开设的各通孔的中轴线与形成海上风电基础的各风电桩(1)的中轴线分别一一重合后,吊机平稳下放整体结构至泥面位置;
S3、根据泥面下方地质类型,选择适当的方式使护筒平稳沉入至海底泥土中:
1)当泥面下方地质为淤泥土、软土地质,选择护筒(2)依靠其自重可沉入至海底泥土中,直至护筒顶面与海底泥土顶面齐平;
2)当泥面下方地质为硬质黏土、砂性土的较硬土质,则在护筒(2)上安装均匀布置并安装多根加压管道(5),以加压充水或加压充气的方式带动护筒(2)平稳下沉至海底泥土中,直至护筒(2)顶面与海底泥土顶面齐平;
S4、待护筒(2)入泥稳定后,向护底层(3)的土工布上均匀铺设若干个块石、预制块体和/或袋装沙袋,形成在压护块体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整体结构中还加装有养殖层,其包括多根养殖网柱(9)、环形养殖网圈梁(8)和一块或多块养殖网(10);其中,多根养殖网柱(9)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在护底层(3)的边缘处,且其底端固定在护底层(3)的柔性支撑网(3a)上或穿过护底层固定在护筒顶面上;养殖网圈梁(8)固定在多根养殖网柱(9)的顶端,养殖网(10)围设在多根养殖网柱(9)之间,使养殖层为一个独立的养殖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多根加压管道(5)可拆卸地固定在护筒的内壁上、外壁上、或设置在自护筒顶面开设并贯通至护筒底面的多条轴向通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层的轴向高度满足其顶部位于海水面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护筒(2)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方形、六边形、八边形或其它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护筒(2)的轴向高度为3~1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护筒(2)为混凝土制护筒或钢制护筒;支撑网(3a)为柔性钢丝绳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港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港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02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