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儿童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0452.1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朱美玉;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美玉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欢欢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消化道 异物 提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儿童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装置包括提取外壳(1);
所述提取外壳(1)的内部插接有提取组件(2),且提取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杠杆解锁机构(5);
所述提取组件(2)包括有定位滑块(201)、联动杆件(4)和挡片(202),定位滑块(201)插接在提取外壳(1)的内部,挡片(202)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定位滑块(201)的侧面,联动杆件(4)安装在定位滑块(201)的内部;
联动拉线(3),所述联动拉线(3)的一端固定连接挡片(202)的侧面,且联动拉线(3)的另一端与异物钳的钳体组件连接;
夹钳组件(6),所述夹钳组件(6)由外连接板(601)和内夹持板(602)组成,内夹持板(602)的背侧固定连接有夹持顶簧的一端,且夹持顶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连接板(601)的内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儿童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件(4)包括有:
主控杆(401),主控杆(401)杆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定位滑块(201)的内部和外连接板(601)的侧面;
从动杆(402),从动杆(402)杆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定位滑块(201)内部和外连接板(601)侧面,且从动杆(402)位于主控杆(401)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儿童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解锁机构(5)包括有:
锁止柱(501),锁止柱(501)插接在提取外壳(1)的内部;
解锁柱(502),解锁柱(502)插接在提取外壳(1)的内部,且解锁柱(502)位于锁止柱(501)的外侧;
解锁杠杆(503),解锁杠杆(503)杆体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提取外壳(1)的内部,且解锁杠杆(503)两端的杆体分别插接在锁止柱(501)和解锁柱(502)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儿童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杆(401)与定位滑块(201)连接一端杆体的底部设有轨道控制杆(4012),且轨道控制杆(4012)的内部设有伸缩定位杆(40121),伸缩定位杆(40121)插接在轨道控制杆(4012)杆体的端部,提取外壳(1)的壳体内部设有三角形的轨道定位槽(101),且伸缩定位杆(40121)插接在轨道定位槽(101)的槽体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儿童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定位槽(101)由撑开斜槽(1011)、复位槽(1012)和定位直槽(1013)组成,且定位直槽(1013)、撑开斜槽(1011)、复位槽(1012)的槽体深度依次增大,复位槽(1012)的底部槽体为向定位直槽(1013)一侧升高设计,撑开斜槽(1011)和复位槽(1012)的槽体内径与伸缩定位杆(40121)的外径相同,且伸缩定位杆(40121)的杆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40122),且定位柱(40122)的外径与定位直槽(1013)的槽体内径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儿童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定位杆(40121)的内部设有适应顶簧(40123),且适应顶簧(401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伸缩定位杆(40121)的内部和轨道控制杆(4012)杆体一端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儿童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杆(401)与定位滑块(201)连接一端杆体的顶部设有解锁控制杆(4011),且解锁控制杆(4011)的杆体形状为“L”形,且主控杆(401)转杆的顶部设有锁止杆(4013),锁止杆(4013)插接在主控杆(401)的杆体内部,且锁止杆(4013)的内部设有锁止顶簧(40131),锁止顶簧(401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锁止杆(4013)的内部和主控杆(401)转杆的内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儿童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柱(501)和解锁柱(502)的柱体底部均为球形设计,且锁止柱(501)柱体外径与锁止杆(4013)的杆体外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美玉,未经朱美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04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循环式压料设备及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由造口袋改良的引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