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眼动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显示系统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0648.0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7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巍;张少卿;刘健;王亚卓;杨东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23/611 | 分类号: | H04N23/611;H04N23/695;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传准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分析 个性化 显示 系统 设计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眼动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显示系统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人机显示界面的初始显示画面,所述初始显示画面内包含多个预置的位于不同位置的显示要素;步骤S2、获取飞行员执行的与所述人机显示界面相关的任务;步骤S3、采集飞行员在执行所述任务时的眼动数据;步骤S4、根据所述眼动数据调整所述初始显示画面内的各显示要素的位置,形成新的显示画面。本申请有效解决了处理信息高度集成化后与飞行员工作负荷之间的矛盾,提升了人机功效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眼动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显示系统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军事信息高度集成化不断深入发展,对飞行员处理人机界面视觉感知各种信息的人机功效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实现人机系统设计的有效整合,并能充分、高效、安全地提升系统性能,成为军机研制过程人机功效研究关注的重点。基于视觉认知(眼动跟踪数据)的显示系统设计方法具有个性化定制、无干扰性和有效性,能在军事装备的研制过程有效提升人机显示界面以及降低执行任务过程中飞行员的操作压力,能够有效解决处理信息高度集成化后与飞行员工作负荷之间的矛盾,是提升人机功效性能的关键技术。
目前已有型号或者项目针对基于眼动数据的人机界面方法暂未实现有效的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眼动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显示系统设计方法,以提高人机功效。
本申请基于眼动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显示系统设计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获取人机显示界面的初始显示画面,所述初始显示画面内包含多个预置的位于不同位置的显示要素;
步骤S2、获取飞行员执行的与所述人机显示界面相关的任务;
步骤S3、采集飞行员在执行所述任务时的眼动数据;
步骤S4、根据所述眼动数据调整所述初始显示画面内的各显示要素的位置,形成新的显示画面。
优选的是,步骤S3包括采集多名飞行员在执行相同的任务时的眼动数据。
优选的是,步骤S3中,通过头戴式眼动追踪工具采集所述眼动数据。
优选的是,步骤S3中,所述眼动数据包括:关注时序表及凝视时长表,所述关注时序表包括在执行所述任务过程中飞行员在不同显示要素之间的跳转时序,所述凝视时长表包括在执行所述任务过程中飞行员对不同显示要素的凝视时长。
优选的是,步骤S4中,根据所述眼动数据调整所述初始显示画面包括:
根据飞行员对各显示要素的关注时序,调整各显示要素的位置关系,以减少飞行员的扫视视角;以及
根据飞行员对各显示要素的凝视时长,调整各显示要素的显示方式,以增加对显示要素的识别。
优选的是,所述增加对显示要素的识别包括:
确定执行任务过程中飞行员在寻找特定显示要素时,在所有显示要素上的停留时间;
获取停留时间最长的显示要素的背景颜色作为调整颜色;
通过将所述调整颜色应用于各显示要素,来调整各显示要素的显示方式。
优选的是,在飞行员寻找特定显示要素时,通过规定时间内,通过多次试验或者多个飞行员的试验数据,确定各显示要素的停留时间。
优选的是,步骤S4中进一步包括:
获取飞行员身份信息;
针对不同的飞行员,基于其眼动数据调整所述初始显示画面内的各显示要素的位置,形成适配该飞行员的新的显示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06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