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萃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0899.9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3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利;张阳;郑明臻;崔宏志;戴江洪;殷书岩;丁淑荣;张杰磊;王鸿振;王宏岩;苏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C22B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廉世坤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萃取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萃取设备,所述一体式萃取设备包括澄清筒、中心筒、第一进料组件、第二进料组件和耙泥装置,澄清筒包括周壁和由周壁围成的空腔,澄清筒的周壁包括锥形段,锥形段的横截面积从澄清筒的顶部到澄清筒的底部逐渐减小,锥形段的底部设有储渣槽,澄清筒的周壁上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中心筒设于澄清筒内且中心筒内设有中心筒搅拌桨叶,第一进料组件与中心筒连通用以注入水溶液,第二进料组件与中心筒连通用以注入有机溶液,耙泥装置包括耙架,耙架的下端面与锥形段的内周面贴合。本发明的一体式萃取设备可以自动清理固体杂质,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且结构整体性强,采用一体式设备同时实现了萃取过程的混合和澄清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冶炼萃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萃取设备。
背景技术
商业一体式萃取设备有混合澄清器、塔式一体式萃取设备、离心萃取器等,其中混合澄清器在有色金属冶金行业应用比较广泛。混合澄清器具有运行稳定、操作方便、油水分离效果好等优点。但是当萃取过程中有固体产生(尤其是硫酸钙)时,固体沉积于设备底部,需要定期停产将固体掏出,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相关技术中,通过对常规混合澄清器进行改良,实现了固体的动态排放,不再需要频繁的停产清理。但是,当萃取生成的固体为硫酸钙等物质时,由于颗粒在静置条件下容易板结,长时间运行后也需要进行停产清垢,另外,相关技术中的一体式萃取设备体积大,需要占用较大的配置空间,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一体式萃取设备,所述一体式萃取设备可以自动清理固体杂质,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且结构集成度高,整体性强,采用一体式设备同时实现了萃取过程的混合和澄清功能,同时,节省配置空间,占地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体式萃取设备包括:澄清筒,所述澄清筒包括周壁和由周壁围成的空腔,所述澄清筒的周壁包括锥形段,所述锥形段的横截面积从所述澄清筒的顶部到所述澄清筒的底部逐渐减小,所述锥形段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储渣槽,所述澄清筒的周壁上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位于所述储渣槽上方,且所述第一出料口用于排出水溶液,所述第二出料口用于排出有机溶液;中心筒、第一进料组件和第二进料组件,所述中心筒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进料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中心筒连通,所述第一进料组件的另一端与水溶液的供液管连通,以用于将水溶液通入所述中心筒内,所述第二进料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中心筒连通,所述第二进料组件的另一端与有机溶液的供液管连通,以用于将有机溶液通入所述中心筒内,所述中心筒内设有中心筒搅拌桨叶以将水溶液和有机溶液抽至中心筒内,并混合水溶液和有机溶液,且所述中心筒的顶部具有第一开口以用于排放混合液,所述中心筒的底部具有第二开口以用于排放固体杂质;耙泥装置,所述耙泥装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锥形段,所述耙泥装置包括耙架,所述耙架的下端面与所述锥形段的内周面贴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体式萃取设备,通过在锥形段处设置可转动的耙泥装置,且耙泥装置的耙架贴设在锥形段的内周面,可以利用耙架的转动,使固体杂质始终保持非静止状态,避免固体杂质板结在锥形段上,进而使固体杂质可以沿锥形段倾斜的内周面滑落至储渣槽排出,实现固体杂质的自动清理,提高一体式萃取设备的工作效率,另外,中心筒设于澄清筒内,可以提高一体式萃取设备的结构集成度,且中心筒既可以实现混合水溶液和有机溶液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实现均匀布液的功能,提高了一体式萃取设备的一体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萃取设备还包括动力泵,所述动力泵用于驱动所述水溶液沿所述第一进料组件流入所述中心筒内,及驱动所述有机溶液沿所述第二进料组件流入所述中心筒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萃取设备还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设于所述中心筒内,所述第一进料组件和所述第二进料组件均与所述导流筒连通,所述导流筒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中心筒搅拌桨叶位于所述开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08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