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棒试件冲击拉伸疲劳试验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1698.0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平;钱诚成;王彬文;白春玉;杨素淞;詹志新;孟庆春;王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棒试件 冲击 拉伸 疲劳 试验 夹具 | ||
1.一种圆棒试件冲击拉伸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锤头、连接盖板、支座、下夹头、压条、调节螺钉和锁紧螺母;支座中部为圆柱体空腔,两侧开有对称矩形导向槽,顶部中心为圆形通孔,底部两侧有对称矩形槽;下夹头中间为带螺纹通孔的圆柱体,两侧为伸出的顶部中心带螺纹孔的凸台;连接盖板两侧对应下夹头凸台的位置有凹槽和阶梯孔;圆棒试件下夹持段通过螺纹以及双螺母与下夹头锁紧固定;试件上夹持段预先套上一螺母,调整好螺母位置,试件穿过支座顶部中心圆孔,螺母位于支座内部顶面的六角形凹槽中,下夹头位于支座的内部空腔中,通过螺母锁定试件上端;连接盖板套在下夹头两侧凸台上,通过螺钉固定;支座底部有两圆形定位凹槽与底座表面圆形定位凸台配合,再通过压条和螺钉将支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棒试件冲击拉伸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顶层的厚度比试件上夹持段短6mm-15mm,保证试件上夹持段穿过支座顶部圆孔后有足够长的露出段用于螺母锁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棒试件冲击拉伸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内部顶面有一正六角形凹槽,边长比所用的螺母长0.5mm-1mm,深度比所用螺母的厚度大0.5mm-1mm,保证试件上夹持段下螺母能嵌入凹槽中,限制其转动,通过给上螺母施加预紧力才能达到更好的双螺母锁紧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棒试件冲击拉伸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内部空腔直径比下夹头中间圆盘直径大2mm-5mm,两侧矩形通槽宽度比下夹头两侧凸台宽度大2mm-5mm,支座顶部侧面的内凹面距中心轴的距离比下夹头两侧凸台内侧面距离中心轴的长度比小2mm-5mm,支座底部的矩形凹槽长度比下夹头长度大5mm-10mm,保证下夹头能从底部进入支座空腔中,且在试验过程中下夹头不与支座产生任何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棒试件冲击拉伸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头与试件的下夹持段为螺纹配合,再通过上下双螺母锁紧,下夹头底部与支座内部顶面相同,具有六角形凹槽,保证固定效果,节省试件下夹持段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棒试件冲击拉伸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头在安装好试件后,底部与支座底部的距离应大于试验段长度与断裂伸长率的乘积,保证试验过程中试样充分拉伸,不与基座产生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棒试件冲击拉伸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底部定位圆孔与底座定位凸台为间隙配合,定位孔的直径比定位凸台的直径大0.1mm-0.2mm,定位孔深度比定位凸台高度大0.5mm-1mm,保证支座定位安装的同时,确保支座底面与底座上表面充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棒试件冲击拉伸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板在冲击加载过程中将冲击载荷传递给下夹头的两侧凸台,下夹头向下运动带动试件下夹持段运动,将载荷传递给圆棒试件,锤头重复冲击,实现试件的冲击拉伸疲劳加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16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