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躯体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1962.0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1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郑江峰;黄仁忠;高琦;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13/10;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林之权 |
地址: | 51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躯体 反应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躯体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其中前躯体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初混组件及布料组件;所述初混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壳体顶部的挡料罩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料罩内部的初混搅拌器;所述布料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挡料罩下部的布料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布料器上的出料嘴;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设置有输送泵,用于将所述反应器壳体底部的物料输送至所述布料器进行物料的返混。通过对进料以及反应过程中的物料进行充分地混合,有效改善了物料在反应装置内的分散工况,通过对进料及反应物料在反应装置内部进行充分地混合,极大改善了三元材料前躯体的产品性能,从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元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躯体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中所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锰酸铁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其中锰酸铁锂和磷酸铁锂能力密度低,此外磷酸铁锂还由于导电性能差、电容量小和制备工艺复杂等缺点,难以实现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大规模使用,三元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热稳定性、相对低的制造成本,其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现有的前躯体反应装置物料在混合时,速度慢,分散能力差,影响了三元材料前躯体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躯体反应装置,能够改善三元材料前躯体在反应时的混合工况,提高物料在反应装置内整体的混合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前躯体反应装置进行的反应方法,能够提高反应效率,且保障反应的顺畅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前躯体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初混组件及布料组件;
所述初混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壳体顶部的挡料罩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料罩内部的初混搅拌器;
所述布料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挡料罩下部的布料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布料器上的出料嘴;
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设置有输送泵,用于将所述反应器壳体底部的物料输送至所述布料器进行物料的返混。
进一步,所述初混搅拌器包括初混搅拌板,沿所述初混搅拌板的厚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通料孔。
进一步,所述挡料罩与所述布料器之间设置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上设置有导料阀;所述布料器包括布料盘,所述出料嘴呈发散状排布在所述布料盘上。
进一步,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反应搅拌器,所述反应搅拌器上连接有能够对所述反应器壳体径向侧壁进行刮料的刮板。
进一步,所述输送泵连接有进料管及回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输送泵的进料口相接;所述回料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布料器上,另一端与所述输送泵的出料口相接。
进一步,所述反应器壳体内部设置有喷淋清洗组件,所述喷淋清洗组件包括环绕在所述反应器壳体内壁上的喷淋环管及与所述喷淋环管相接的进水管,所述喷淋环管上均布有多个喷淋支管,每个喷淋支管均朝所述反应器壳体内壁倾斜延伸。
进一步,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正上方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出料管的延伸方向。
进一步,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加热套,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导料阀、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加热套及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反应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连接有可活动的盖板。
进一步,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氮气口,所述氮气口的外部连接有氮气输送装置,所述氮气输送装置与所述氮气口之间设置有氮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1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