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缩放相关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1987.0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7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D·科勒;A·M·莫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维曼德资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239 | 分类号: | H04N13/239;H04N13/366;H04N13/344;H04N13/117;H04N13/398;H04N13/161;G02B30/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曾琳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缩放 相关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缩放相关的方法和装置。描述了在例如3D的立体呈现期间实现用户控制的缩放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当观看场景环境的3D呈现时,用户可以切换到缩放模式,从而允许用户放大正在显示的环境的特定部分。为了保持实际存在于事件中的效果,并且还降低使得用户由于环境视图中的突然的非现实世界的变化而感到不舒服的风险,响应于启动缩放操作模式,用户被呈现与通过一副双筒望远镜观看所期望的相同或相似的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掩蔽应用于要显示的左眼和右眼视图的放大版本来实现观看的约束。
本申请是于2016年1月28日提交的、题为“缩放相关的方法和装置”的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6/015403、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17658.0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立体回放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与缩放操作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回放设备,例如允许向用户提供3D体验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回放的设备越来越受欢迎。期望这样的设备将用于显示对应于体育赛事、时装秀、音乐会和/或其它场景的图像,并且可以向用户提供存在于所显示的场景/环境中的感觉。
在立体场景的回放或呈现期间,用户可能希望放大正在呈现的场景的一部分,例如正在踢球的运动员或者时装表演中的特定模特。从浸入模拟3D环境的用户的角度来看,可能不希望突然放大场景的一部分,因为这可能被认为是用户观看位置的突然不自然的变化。切换回正常观看可能会导致用户视角类似的不希望的突然变化,从而打破可能在真实事件中存在的期望感觉。此外,这种突然的变化可能会使用户不安、不舒服甚至生病,例如晕眩,因为视角的这种变化通常不会在现实环境中发生。
鉴于上述讨论,应当理解,需要一种方法和装置,其允许在不采取一些其它行动来最小化或减少在视角上可能被认为是不自然的变化的情况下使得用户实现相对于立体图像的用户可控制的缩放操作,而没有至少一些缩放突然变化而产生的效果。
发明内容
描述了在例如3D的立体呈现期间实现用户控制的缩放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在各种实施例中,在观看例如运动事件、音乐会、其它事件或模拟环境的3D呈现的同时,向用户提供切换到缩放操作模式的机会,从而允许用户放大所显示的事件或环境的特定部分。为了保持实际存在于事件中的效果,并且还降低使得用户由于环境视图中的突然的非现实世界的变化而感到不舒服的风险,响应于启动缩放操作模式,用户被呈现与通过一副双筒望远镜观看所期望的相同或相似的视图。在缩放操作模式期间,用户的视图被限制到用户可能期望就像是通过双筒望远镜观看一样的所显示的场景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观察到的场景的场减小,但是图像被视为按照缩放因子(例如2x,5x,10x,20x或其它一些量)被放大。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掩蔽应用于要显示的视图的放大版本来实现视图中的限制,例如,在显示之前生成并掩蔽放大的左眼视图和右眼视图。
在正常和缩放操作模式期间,监视头部位置。检测头部位置的变化,例如用户头部的旋转或用户头部的倾斜,并且正在显示的事件或环境的部分根据头部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显示的图像的变化模拟如果用户在真实环境中移动他/她的头部时对用户可见的区域的变化。在缩放操作模式期间,就向用户偏移多少所呈现的场景的视角而言,考虑缩放因子。例如,在5倍缩放模式下,头部位置的变化会触发反映5倍观看因子的所显示的环境部分的5x偏移。因此,当使用具有高缩放率的双筒望远镜时,视角的小的变化可能导致可见场景的显著变化,在操作的缩放模式期间模拟该相同的效果。
监视用户输入,并根据用户输入在缩放模式操作期间调整缩放因子。响应于改变操作模式的用户输入,也将监视并检测用户将模式从缩放模式转换到正常模式。
响应于检测到从缩放模式到正常模式的操作变化,停止放大和掩蔽操作,并且以正常尺寸放出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维曼德资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纳维曼德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1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