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畜胴体切割的手持式水切割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2841.8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苏吉鑫;王永强;巴胜富;陈正文;张的;庞雷;曲玉栋;朱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17/00 | 分类号: | A22C17/00;A22B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胴体 切割 手持 装置 应用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超高压水切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畜胴体切割的手持式水切割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系统,其包括喷嘴,喷嘴的下方设置用于盛接喷嘴所喷出的水流和/或切割碎屑的接水孔,接水孔为盲孔,接水孔通过回收管与真空回收装置相连,真空回收装置用于提供负压并对接水孔盛接的水流和/或切割碎屑进行收集。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提高人工切割畜胴体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高压水切割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畜胴体切割的手持式水切割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畜禽肉胴体分割生产线上普遍通过连续作业的刀锯切割设备,将胴体送入刀锯下方,利用普通刀锯实施切割。但是,在一些不适用生产线作业的场合,通常采用刀具进行人工切剖。在人工切剖过程中,会遇到如下问题:所加工的产品易产生骨头或者肉沫碎屑,影响肉类品质和外观;冻肉切割难度大,不易切割;同时,长时间的砍切操作,对工人体力是不小的消耗,长时间的疲劳工作对安全也有一定影响。
到目前为止,水切割技术多用于切割金属、大理石、玻璃等材料,将水切割技术用于食品的提法很较少,将水切割技术应用于畜禽肉胴体分割领域的应用目前也很少,更没有将人工手持式操作的水切割技术应用于畜禽肉恫体分割领域的案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畜胴体切割的手持式水切割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系统,其能够提高人工切分畜胴体的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以及保持现场整洁和卫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畜胴体切割的手持式水切割装置,其包括喷嘴,喷嘴的下方设置用于盛接喷嘴所喷出的水流和/或切割碎屑的接水孔,接水孔为盲孔,接水孔通过回收管与真空回收装置相连,真空回收装置用于提供负压并对接水孔盛接的水流和/或切割碎屑进行收集。
优选地,所述回收管包括沿其身长方向依次相连的接水管体部和导送管体部,接水管体部的管长方向沿竖直方向布置且与导送管体部的管长方向相交;接水管体部的管腔与导送管体部的管腔相接通,导送管体部与真空回收装置相连;所述接水孔为接水管体部的管腔构成。
优选地,接水管体部的内径自上而下呈收口状布置。
优选地,接水孔由自上而下顺延布置的第一接水孔段、第二接水孔段和第三接水孔段,其中,第一接水孔段与第三接水孔段均为圆柱孔,第一接水孔段的内径大于第三接水孔段的内径,第二接水孔段的上端与第一接水孔段相连,第二接水孔段自上而下呈收口状布置,第二接水孔段的下端与第三孔段的上端平滑衔接;
第一接水孔段装配有导流盘,在第一接水孔段与第二接水孔段的交界处形成有用于对导流盘下移的自由度进行限制的限位台阶,导流盘为环形件,导流盘的内径自上而下减小。
优选地,接水孔的孔底处可拆卸式装配有接水堵帽,接水堵帽的上表面构成接水孔的孔底。
优选地,导流盘下端的内径小于第三接水孔段的内径,导流盘、第二接水孔段、第三接水孔段、以及接水堵帽之间围合形成有接水空腔,导流盘的下端面对接水空腔内的射流反溅进行阻碍。
优选地,还包括外壳,外壳由手持部、悬伸部和底座,手持部呈立状布置,悬伸部是由手持部的上端沿水平方向朝手持部的一侧延伸形成,悬伸部的外端安装所述喷嘴,底座是由手持部的下端沿水平方向朝手持部的一侧延伸形成,底座的外端设置所述接水孔;所述喷嘴的进口端连接高压管的一端,高压管的另一端用于与高压水供应装置相连。
优选地,喷嘴与手持部之间设置有立状布置的辅助切分刀具,辅助切分刀具的刀刃部位于辅助切分刀具上背离手持部的一侧,辅助切分刀具用于对经由高压水流切分后的畜胴体进行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28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的走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