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刀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4050.9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喜乐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侯晔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刀身(2)、软套管(3)和定位固定机构(4);其中:所述刀身(2)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手柄(1)的前端面,刀身(2)的自由端为刀口(21);所述定位固定机构(4)将软套管(3)定位式套接于刀身(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固定机构(4)为方块状,前端面设置有竖向的前定位半槽孔(41),后端面设置后竖向的定位半槽孔(43),前定位半槽孔(41)和后定位半槽孔(43)彼此相连,在两者相交处的定位固定机构(4)下端面横向设置有卡位槽(42);所述软套管(3)的尾部设置有截面呈L形的套管固定套(31),套管固定套(31)的末端为套管卡位台(311);所述前定位半槽孔(41)的孔径与套管固定套(31)相适配;后定位半槽孔(43)孔径与刀身(2)相适配;所述卡位槽(42)与套管卡位台(311)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固定机构(4)为截面呈“L”形的板状结构,前端面设置有竖向的前定位半槽孔(41),靠近后端面的底表面设置有卡位凸起(44);所述软套管(3)的尾部设置有截面呈“干”字形的套管固定套(31),套管固定套(31)的末端为两套管卡位台(311)设置,两套管卡位台(311)之间形成套管卡位槽(312);所述前定位半槽孔(41)卡在套管卡位槽(312)中配合设置;所述手柄(1)靠近前端面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卡位凸起(44)配合设置的卡位盲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针刀,其特征在于:刀身(2)顶部的刀口(21)为单面或双面刃。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套管(3)为能够被皮肤吸收的的材质。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针刀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步骤一、推进:将刀身(2)的刀口(21)伸出软套管(3)后,将刀口(21)推进至浅筋膜层设定好的患痛点;
步骤二、推深:将刀口(21)沿浅筋膜层平行继续向前推进至设定好的推进深度;
步骤三、扫散动作:使用定位固定机构(4)向前推送软套管(3),刀口(21)退回至软套管(3)中,直到卡位槽(42)卡住套管卡位台(311),且定位固定机构(4)的后端面抵紧手柄(1)时,摁住定位固定机构(4),让软套管(3)的前端作扫散动作;
步骤四、留管:扫散动作持续设定时间后,取下定位固定机构(4),退出刀身(2),将软套管(3)固定后留在病灶处。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针刀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步骤一、推进:将刀身(2)的刀口(21)伸出软套管(3)后,将刀口(21)推进至浅筋膜层设定好的患痛点;
步骤二、推深:将刀口(21)沿浅筋膜层平行继续向前推进至设定好的推进深度;
步骤三、扫散动作:使用定位固定机构(4)向前推送软套管(3),刀口(21)退回至软套管(3)中,直到定位半槽孔(41)卡在套管卡位槽(312)中,且卡位凸起(44)卡在卡位盲孔(12)中时,摁住定位固定机构(4),让软套管(3)的前端作扫散动作;
步骤四、留管:扫散动作持续设定时间后,取下定位固定机构(4),退出刀身(2),将软套管(3)固定后留在病灶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喜乐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喜乐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40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