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激光阵列照明的系统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4292.8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程思洋;王培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埸(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4 | 分类号: | H01S3/04;H01S3/042;H01S3/06;H01S3/0941;F21V29/503;F21V29/508;F21V29/504;F21V29/56;F21V5/04;F21Y105/10;F21Y1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刘梦晴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激光 阵列 照明 系统 装置 | ||
1.一种组装二极管泵浦固态激光器模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热沉模块,其中所述热沉模块包含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链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至少第一通孔;
将所述热沉模块的所述第二表面结合到冷却表面上,其中所述冷却表面和所述第一通孔形成第一腔,所述第一腔具有在所述热沉模块的所述第一表面中的顶部开口和在所述冷却表面中的底部密封;
将所述二极管泵浦固态激光器模块的至少第一部件结合到所述热沉模块的所述第一表面以使得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热沉模块的所述第一表面热接触;
在将所述热沉模块的所述第二表面结合到所述冷却表面上以形成所述第一腔之后,将导热媒介部分地填充到所述第一腔中以使得所述导热媒介在所述第一腔中与所述冷却表面热接触;
将所述二极管泵浦固态激光器模块的第二部件插入到所述第一腔中,且所述第二部件不与所述热沉模块直接热接触,其中所述第二部件包含上部部分和支撑所述上部部分的下部部分,且其中在所述插入之后,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下部部分使所述第一腔内部的所述导热媒介变形且通过变形的导热媒介实现与所述冷却表面的热接触;以及
将所述第二部件附连到所述热沉模块;其中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下部部分附连在所述第一腔的所述顶部开口周围,其中将所述第二部件附连到所述热沉模块包含在所述热沉模块的所述第一表面中的所述第一腔的所述顶部开口周围将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下部部分胶合到所述热沉模块的所述第一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插入之后,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下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所述第一腔之外,且将所述第二部件附连到所述热沉模块包含将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下部部分附连到所述热沉模块的所述第一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极管泵浦固态激光器模块的所述第二部件包含激光器芯片以及支撑所述激光器芯片且与所述激光器芯片热接触的板载热沉,且其中所述二极管泵浦固态激光器模块的所述第一部件包含第一激光器晶体以及支撑所述第一激光器晶体且与所述第一激光器晶体热接触的第一激光器晶体座。
4.根据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极管泵浦固态激光器模块的所述第一部件包含激光器芯片以及支撑所述激光器芯片且与所述激光器芯片热接触的板载热沉,且其中所述二极管泵浦固态激光器模块的所述第二部件包含第一激光器晶体以及支撑所述第一激光器晶体且与所述第一激光器晶体热接触的第一激光器晶体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激光器晶体座包含顶部表面、底部表面以及所述第一激光器晶体座的所述顶部表面与底部表面之间的本体,所述第一激光器晶体座进一步包含所述第一激光器晶体座的所述顶部表面中的凹部,所述凹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完全通过所述第一激光器晶体座的所述顶部表面,且其中所述第一激光器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激光器晶体座的所述凹部内且与所述凹部的两个或更多个内表面热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腔是圆柱形通孔,且所述第一激光器晶体座是圆柱形体,所述圆柱形体具有延伸通过所述圆柱形体的顶部表面的线性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根据所述二极管泵浦固态激光器模块的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一光学对准要求,调整所述第二部件插入到所述第一腔中的竖直位置,同时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下部部分通过所述变形的导热媒介保持与所述冷却表面热接触,其中所述调整是在将所述第二部件附连到所述热沉模块之前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
根据所述二极管泵浦固态激光器模块的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光学对准要求,调整所述第二部件插入到所述第一腔中的侧向位置,同时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下部部分通过所述变形的导热媒介保持与所述冷却表面热接触,其中所述调整是在将所述第二部件附连到所述热沉模块之前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埸(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埸(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42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