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减排型城镇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4481.5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7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杰;周婧;刘友锋;陈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减排型 城镇 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减排型城镇水处理方法:A.将顶楼的屋面雨水收集到收集池内;B.在河道旁边开挖一个河道蓄水池,河道蓄水池内的河水通过河水取水泵进入到收集池内;C.收集池内的雨水和河水的混合水增添絮凝剂;D.通过自清洗过滤器后的混合水通过紫外线消毒器,其中一部分用于地面绿化喷灌,另一部分进入地下清水池存储;E.位于清水池内的混合水通过MBR膜组件净化水质;F.清水水箱内混合水通过一个紫外线消毒器后,进入到卫生间坐便器冲洗用水点进行利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对于雨水和河水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其余水源的使用,降低了消耗成本,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利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减排型城镇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一些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涝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非常严重。雨水作为水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在构建城市可持续水循环系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对城市雨洪实施有效的控制利用已成为环境、市政、规划、建筑、景观、水利等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多数的城市建设中大多是单一考虑雨水引发洪涝的危害,主要采用沟渠将雨水及时排走,大量水被排到沟渠河流里,造成白白流失和浪费;同时河道内的河水正常流通中,针对性的利用率不高,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减排型城镇水处理方法,具有对雨水和河水有较高的利用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节能减排型城镇水处理方法,
S1:将顶楼的屋面雨水收集到收集池内,屋面雨水通过弃流井过滤;
S2:在河道旁边开挖一个河道蓄水池,河道蓄水池与河道之间通过渗流墙连通,河道蓄水池内的河水通过河水取水泵进入到收集池内;
S3:在收集池内的雨水和河水的混合水通过收集池取水泵进入到自清洗过滤器前增添絮凝剂;
S4:通过自清洗过滤器后的混合水通过紫外线消毒器,其中一部分用于地面绿化喷灌,另一部分进入地下清水池存储;
S5:位于清水池内的混合水通过MBR膜组件净化水质,而后通过MBR膜组件中的产水泵将净化后的混合水输送到清水水箱内;
S6:通过给水泵将清水水箱内混合水再通过一个紫外线消毒器后,进入到卫生间坐便器冲洗用水点进行利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期降雨时,前2—5mm的雨水一般污染严重,流量也比较小。在流经弃流井时,因重力的作用,屋面雨水将首先通过低位敞口的排污水管排放掉,随后顶楼的屋面雨水自上而下落入到收集池内。另一方面当河面具有一定的水位时,会通过渗流墙进入到河道蓄水池内,将河道蓄水池内的水位升高,大致与河道水位相同,在河道蓄水池内的河水可以通过河水提水泵抽取到收集池内进行备用,而后河水与雨水的混合水通过添加絮凝剂、自清洗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以及MBR膜组件进行净化消毒,将一部分水可以用于地面绿化喷灌,一部分水可以用于坐便器冲洗,通过该工艺流程提高了雨水和河水的利用率,减少了自来水的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当没有雨水时,该工艺还能够直接抽取河水进行净化使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在顶楼屋面还设置有雨水落水管,雨水落水管下端位于河道蓄水池底面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部分屋面雨水通过该雨水落水管进入到河道蓄水池内,由于屋面雨水从具有一定高度的顶楼下落,长了很大的重力加速度,因而落入到河道蓄水池的屋面雨水进油一定的冲击力,能够起到对河道蓄水池内表面的冲刷清洗作用,保持河道蓄水池内部一定的洁净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1中,屋面雨水在进入到弃流井之前还通过挂篮沉淀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4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