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拦污网的双扉闸门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4870.8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显峰;鲜于虎成;高玉琴;颜山凯;郭馨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7/40 | 分类号: | E02B7/40;E02B7/54;E02B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祝蓉蓉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拦污网 闸门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拦污网的双扉闸门及其运行方法,包括至少两个闸墩,两所述闸墩之间设有可翻转的闸门;所述闸门为凹形结构,所述闸门表面凹陷处设为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内设有可翻转的溢流板;两所述闸墩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检修板和底板,以及铰接在所述检修板和所述底板上的副启闭杆和主启闭杆,所述主启闭杆和所述副启闭杆的一端分别铰接有所述闸门和所述溢流板;两所述闸墩上设有驱动组件,靠近所述溢流板且在所述驱动组件上连接有可移动的拦污组件;解决了现有的拦污装置,无法实现不间断拦截、收集并清理漂浮垃圾,导致增加了河道工人的工作效率,延长了施工周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闸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拦污网的双扉闸门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道水量不均,旱涝交替,漂浮垃圾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闸门的作用是调控水位,在输水流道中应用广泛,目前闸门主要分为翻板和升卧两种类型,均无法解决河道治理漂浮垃圾问题,闸门过水时,上游垃圾易顺流而下排向下游,而闸门挡水时虽然可以阻挡漂浮垃圾进入下游河道,防止了漂浮垃圾扩散污染水环境,但闸门前往往只能聚集漂浮物却难以清理,存在安全隐患。目前主要清污方式是搭配回转式清污机单独清污或是人工清污,回转式清污机难以应对各种污染物,存在较大卡住停机风险,人工清污效率低、周期长,且存在安全隐患;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810728874.7提出“一种水利河道拦污防汛装置”,该装置通过固定架、栅栏、挡板、条形通孔、上滑轨、下滑轨、活动刮板、驱动组件、拦污板、第一收纳腔、卷折挡板、第一控制箱、转轴、转轮、第二收纳腔、第二控制箱和限位槽的配合,使其具有拦污和防汛功能,同时垃圾可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方便了人力清理;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2010869402.0提出“一种用于水利的河道拦污组件”,该装置在第二滤水网顶部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会挡住捞到的垃圾,防止垃圾流走;且通过与收集箱的配合,收集捞到的垃圾,可以避免操作人员不断的收集捞出的垃圾;
上述两篇对比案例都仅仅只是对拦污网结构进行简单改进,但是没有结合闸门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创新,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无法对水上垃圾进行有效清理,本发明借助闸门挡水、过水建筑物的优势,将调控水位、拦污清污的功能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清污效果;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拦污网的双扉闸门及其运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拦污网的双扉闸门及其运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拦污网的双扉闸门,包括至少两个闸墩,两所述闸墩之间设有可翻转的闸门;所述闸门为凹形结构,所述闸门表面凹陷处设为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内设有可翻转的溢流板;两所述闸墩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检修板和底板,以及铰接在所述检修板和所述底板上的副启闭杆和主启闭杆,所述主启闭杆和所述副启闭杆的一端分别铰接有所述闸门和所述溢流板;两所述闸墩上设有驱动组件,靠近所述溢流板且在所述驱动组件上连接有可移动的拦污组件;靠近所述驱动组件且位于两所述闸墩上均设有用于清理所述拦污组件的清污组件。
本装置通过创新闸门结构及运行方式,实现闸门过水清污功能,通过拦污组件与清污组件的配合,实现不间断拦截、收集并清理漂浮垃圾,提高了清污效率,同时避免了翻板闸门上游面易于淤积、难以检修,升卧闸门工作桥排架高度大的缺点,适用于现有闸址解决河道人工清污效率低和周期长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闸门与所述溢流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悬臂轴和固定轴;所述悬臂轴与所述溢流口上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悬臂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闸墩上,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溢流口的所述固定槽中;所述闸门上一体成型有挡水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4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